凌源百合成为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资料片)
青山绿水成为凌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资源。 本报记者 张 旭 摄
本报记者 张 旭
核心
提示
凌源是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它还是省旅游业发展示范县、省森林城市。此外凌源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百合第一县”之称。凌源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省级特色旅游乡镇7个、旅游示范村12个。
年初以来,凌源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依托丰富旅游资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加快建设北京的“后花园”和东北地区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上下联动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凌源生态旅游资源富集,极具开发潜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8%,境内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青龙河自然保护区,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绝佳选择。金华山、大裂山、红石山、木兰山蜿蜒起伏,大凌河、青龙河两条河流贯穿凌源境内,“热水汤”地热温泉属国家一类温泉,是全国八大著名温泉之一,医养疗效闻名遐迩。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1处,清代万祥寺、金代石拱桥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金代和辽代石羊石虎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代清真寺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71件。有世界级及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凌源皮影戏1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凌源高跷秧歌1项,市级名录项目凌源剪纸、凌源灯会、榆州鼓乐等8项,县级名录项目凌源刺绣、凌源小吃制作技艺等10项。境内拥有三十家子镇裂山梁村、沟门子镇二安沟村、乌兰白镇十二官村、四官营子镇小窝铺村等国家级传统村落4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逐渐成为凌源旅游的新标识。
为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创建工作,凌源市成立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并下发了《凌源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凌源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优惠政策》,实施全域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创建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将特色村镇游和高等级景区建设作为考评项目纳入考核;召开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工作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全市文旅战役推进工作会议,旅游工作由部门推动向党政统筹、上下协同、深入推进的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凌源市按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以及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指标要求,启动实施了《凌源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凌源市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年初以来,凌源市积极推进高铁站游客集散中心建设,该工程总用地面积31795.77平方米,计划投资9414.59万元。其中,游客集散中心工程占地面积10890.34平方米,建筑面积2980平方米,停车场占地面积9400.34平方米,投资估算1801.52万元;牛河梁站站前广场工程占地面积20905.43平方米,投资估算7613.07万元。目前,牛河梁站站前广场主体工程、游客集散中心工程中的停车场已完工,剩余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凌源市实施旅游产业道路建设,包括牛河梁高铁站到306线新建道路、改建旅游产业大道,工程造价25586.92万元,计划年内完工。
招商引资 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
年初以来,凌源市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投资30亿元的凌源热水汤温泉旅游康养小镇、投资10亿元的凌源国际花卉集约式服务中心、投资3亿元的中国朝阳红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牛河梁(高铁站)先导区、投资1.2亿元的老虎沟生态旅游区等一批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洽谈招商引资项目8个,其中签订协议5个;文旅开复工项目10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5个;2019年计划总投资14.5亿元。
推进温泉小镇建设。凌源市以开发建设热水汤温泉旅游康养度假小镇为核心,围绕养生养老、健康疗养、文化旅游和运动休闲四大主导产业,打造精品特色景区。小镇规划区总面积25.2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7.2平方公里,分为休闲度假区、健康疗养区、乡村振兴综合拓展区。推进女神宫汤泉城项目。该项目坐落于温泉小镇的核心地带,一期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投资5亿元,由汤泉泡池、女神宫水世界、女神宫酒店等部分组成,今年2月已投入运营。2019年,女神宫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二期工程,主要项目为大型康养中心。
目前,凌源市正在积极推进中国朝阳红山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复兴文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5亿元,围绕牛河梁红山遗址的文化、旅游、商贸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5A级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内容包括牛河梁(高铁站)红山文化旅游先导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核心景区、热水汤温泉谷生态康养小镇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年创综合产值8亿元。
按照“创新思路、招大引强”的工作思路,凌源市找准资源优势切入点,今年先后接待旅游投资商考察十余次,签订框架协议5个。在资金投入上,凌源市多元化投资文旅项目建设。一是通过政府整合资金投入建设,如热水女神宫、四官营子窝铺人家景区;二是通过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投资建设,如城关街道九头山景区、四合当奈曼营子蒙古族特色旅游景区、三家子龙轩谷景区;三是域内民营企业出资建设,如瓦房店鸡冠山风景区、大王杖子老虎沟生态旅游景区;四是旅游部门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投入建设。
老虎沟生态旅游景区、九头山景区、鸡冠山风景区、东方罗曼园酒店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截至今年9月,老虎沟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休闲区4000平方米,完成游客中心建设,完成人工湖6个,登山栈道500延长米;九头山景区观光台护坡绿化和美化全部完成,荷花池正在建设中;鸡冠山风景区完成景区道路建设5公里,建设采摘园2个,民宿3个;东方罗曼园酒店客房主楼12层和婚庆会议裙楼4层主体已经完工。全市在各级公路主干道设立旅游标识牌,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目前,城关街道九头山景区、大王杖子老虎沟景区、四合当奈曼营子景区、奎胜店景区、前进青龙山景区、河坎子冰雪大世界、三家子月华山景区等形象进展迅速,已经具备游客接待能力;地母寺景区、红石山景区、大裂山景区因地制宜,吸引游客祈福观光;天呈山庄、天凌野农业生态园立足特色资源,打造共享农庄。
挖掘资源 加快建设特色小镇
凌源市把乡村旅游纳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下发了《凌源市乡村旅游振兴战略五年规划(2018-2022)》。凌源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培育建设特色产业小镇。目前全市70%的乡镇都有旅游项目,打造观光休闲、度假采摘、养生体验等旅游产品体系,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凌源市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质,打造杨杖子向东军谷、四官营子小窝铺红色文化展览馆等红色旅游基地。凌源市利用设施农业资源,打造葡萄小镇、设施农业小镇,发展休闲采摘、农耕体验、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等乡村游业态。
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与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以杨杖子镇向东军谷综合旅游开发项目为代表,打造培育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观光、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该项目计划投资1.1亿元,已完成投资近7000万元。
凌源市利用设施农业产业特色,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以宋杖子镇百合小镇旅游开发项目为代表,该项目以镇域特色农业为基础进行建设,打造百合种植、设施农业、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1亿元,建成鲜花暖棚1000栋,建立“四季源”“绿色农业展示厅”等乡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6个,农业景观带3000延长米。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狠抓提质升级,大力推广鲜花种植技术,扩大了市场份额,接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种植户的效益。今后,凌源市将重点加强道路、环境治理、水电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百合小镇打造成辽西初具规模的特色小镇。同时,坚持把百合小镇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相结合,采取棚内务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凌源市通过片区化实现资源整合、品牌提升。目前,凌源已完成牛河梁高铁站冠名,助力城市品牌建设;青龙河片区将沿途九个乡镇资源整合,打造生态体验、红色文化游品牌;大凌河片区将木兰山、九头山、大凌河观光带资源整合,打造休闲观光游、考古体验游品牌。此外,凌源市现已举办瓦房店镇三家子村杏花节、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苹果旅游节、窝铺人家盛夏焰火节、小城子镇首届油菜花节、三家子蒙古族乡文化旅游节,打造民俗节庆品牌;培育开发皮影、剪纸、花卉、土特产等文旅产品,打造知名度高的特色产品品牌。凌源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正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