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系统让口岸监管更加高效

辽宁日报 2019年10月30日

本报记者 王荣琦

核心 提示

大连海关向科技要效益,把智能化作为畅通改革“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积极探索新技术、智能装备与海关工作的深度融合,构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新型口岸监管模式。运用“无人机+监管”系统,就是大连海关运用大数据、新技术等智能化思维规划改革路径、创新监管的手段之一,利用智能化装备的广泛使用缓解人力资源紧张的压力,有效构建以海关实地巡查为主体,以无人机为配合的陆、海、空三维立体监管模式,提升海关实际监管力度。

无人机巡逻 构建立体化防控网络

在大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一辆装载集装箱的车辆从远处逐渐驶入卡口,与此同时,由大连海关关员操控的一架无人机“嗡嗡”地升空,在车辆周围盘旋、停顿,观察车辆整体运行情况。几分钟后,无人机俯冲拍摄近景,相关影像及数据采集完毕,实时传至视频指挥中心。智能卡口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判定通关数据无误后抬杆放行,该车辆很快完成了相关电子通关手续,顺利通关。

运用“无人机巡逻+”模式进行特殊区域安全风险防范,打通综保区转型升级“最后一公里”。这项操作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巡逻方式,大连海关率先启动“无人机+实地”巡查模式。无人机巡查有效规避了单一人工巡查耗时费力、效率不高、存在盲区和死角的问题,以其机动灵活的特点,采用无线遥控、空中悬停、图像实时回传、导航定位、视频跟踪等技术,提升了特殊区域视频监控中心处置效率,扩大了实时巡查范围,增加了巡查频次,由“一日一查”变为“一日多查”,由定点视频监控变为“地巡”和“空巡”相结合,构建空地立体化防控网络。

大连海关还积极进行抛物实验,测试围网红外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报警联动机制。安排测试人员随机选取特殊区域围网周边人员、车辆往来频繁的通道、工厂物料仓库等敏感地点进行抛物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红外设备响应及时,语音提示明确,特殊区域视频监控中心视频图像清晰,实现了安全监管全方位、无盲区、全覆盖;协调地方管委会增派协管员加强卡口管理。要求人员通道要使用二维码扫码进出区,确保进出人员管理规范,区域巡查和监控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应急处置预案完备,人员训练有素,全面提升相关风险防范能力和监管力度,为综保区转型升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无人机创新计重模式

助力提效降费

为落实海关总署缩短通关时长和口岸提效降费的要求,大连海关扩大了无人机在船舶水尺计重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传统水尺计重在观测船舶外舷吃水时,检验人员需换乘港口拖轮航行至船舶各吃水点逐次人工读取。应用无人机后检验人员仅需操作无人机悬停至船舶水尺标记处若干分钟即可完成水尺数据的采集工作。无人机的使用摆脱了传统水尺观测使用拖轮和攀爬软梯的限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单次水尺计重可压缩时间1-2个小时;另外,无人机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检验人员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应用无人机可切实提效降费。无人机观测船舶水尺既能为贸易关系人节约拖轮使用费用,又能通过缩短船舶在港时间,节约船舶港口使用费;减少了货物在港的周转时间,提高了港口整体作业效率。据大连关区各口岸试点统计,无人机+水尺计重单次平均节约拖轮使用及船舶在港费用约0.9万元。一年至少可为企业节省各种直接及间接费用达500余万元。

无人机技术实现了执法全过程记录。将观测船舶水尺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实时传输并存储至移动终端,使水尺计重过程可以重现,增强了执法工作的可追溯性。

无人机+水尺计重推广较为便利。由于水尺计重是船运大宗散装货物中通行的计重方式,将无人机引入水尺计重,解决了工作中船舶吃水读取过程烦琐、耗时长的痛点,同时并未本质上改变国际通行的水尺计重的工作原理。因此,包括港方船方在内的贸易关系人都十分接受并乐于采用无人机+水尺计重的方法。

2019年以来,大连海关通过调整数据传输频段,成功解决了船舶强磁场对无人机水尺计重干扰的问题;通过船舶装卸作业夜间辅助照明设备及更新无人机机型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无人机在夜间无法进行水尺观测的问题。

据统计,2019年1月至9月,大连海关共开展无人机水尺计重280次,涉及船舶155船次,累计缩短现场工作时间310小时,节约港口拖轮使用费和船舶在港费用约230万元。

目前,大连海关负责起草的《无人机在船舶水尺计重中的应用规范》行业标准即将在11月通过海关总署标准审定会审定;《无人机技术在船舶水尺计重中的应用规范研究》科研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完成后将对全系统无人机+水尺计重工作发挥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