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给农民看 领着农民干 带着农民赚

四千余科技特派员 扎根田间富乡亲

辽宁日报 2019年10月24日

本报讯 记者方亮 孔爱群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上,我省两家单位和两名个人获科技部通报表扬。他们是我省众多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多年来,他们活跃在广袤的辽沈大地,用科技“牵手”农业,让黑土地结出“创新之花”。截至去年年末,我省省级科技特派团已累计派驻科技人员4370人,开展服务3万余人次,示范新品种新技术366项,建立示范点(示范基地)127个,示范面积超3万亩,为我省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始于2002年。十多年来,此项工作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提升期4个阶段,经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全国首创科技特派团、特派组、特派员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四位一体”的农村科技特派工作模式,实现全省农业县(市)的全覆盖。

在推动县域创新发展上,我省以省级科技特派团为引领,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基地建设及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如今,辽宁沿海的海产品养殖和加工,辽东南的小浆果,辽西北的设施蔬菜、花卉,沈阳经济区的畜禽养殖和肉类加工,东部山区的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的科技附加值不断提升,在全国已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是人才。近年来,我省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新型职业农民,组织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发展立体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等9家单位,针对全省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每年开设蔬菜、果树、畜禽等十余门专业课程。截至去年年末,累计培养农民技术员2.3万人,返乡学员共成立专业合作社1610个,建立家庭农场330个。

针对涉农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我省着力扶持各类主体创新活动,特别是大力开展科技龙头企业创建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改造新工艺,打造一批名牌产品,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