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当时家里很穷,吃饭都成问题,是乡亲们的帮扶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我记得小时候,爷爷经常免费给村民打制桌椅板凳,逢年过节父亲还带我去拜访几位乡邻,说要永远记着这些恩人。”张光付说,从那时起,自己就立志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2005年,张光付入伍来到雷锋第二故乡抚顺。一次路过电话亭时,看到同年兵赵新豹边打电话边抽泣,原来赵新豹的父亲干农活从房上摔下来,他因拿不出钱而抱怨自己没有用。
张光付简单安慰几句后,悄悄给赵新豹家寄去500元钱。那时张光付刚入伍,每月津贴仅90元,那500元是他省吃俭用半年攒下来的。
一步迈出去,永远在路上。从此,看到战友有难处,张光付便出手相助。后来,张光付又将爱心帮扶的脚步从部队延伸向社会。
一次陪战友去医院时,张光付看到申家福老人背着股骨头坏死的老伴上楼,他马上接手,陪着排队挂号、交费。寒来暑往,申家又多了一个身影,干农活、买粮食……这一帮就是9年。
从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到贫困学生,十多年来,张光付累计捐助40余万元,几乎用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被称为“裸捐军人”。
其实,张光付的家境并不富裕,对别人的慷慨都是建立在自己省吃俭用的基础上。他每季的衣服就那几件,一穿好几年;碳素笔都是用完了换笔芯;能走路就不坐车……
“学雷锋要花很多时间,会不会耽误了军人的主业?”面对提问,张光付坚定地回答:“学雷锋与当个好兵并不冲突,练兵备战,我从未懈怠,也不敢懈怠。”
如今当上了教导队政治指导员的张光付,要求士兵做到的,他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执行。他说,在新的岗位上,既要做百姓口中的雷锋,更要做体现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精神的排头兵。
张光付像一束光,在温暖身边人的同时,也汇聚起了更多的光芒。
2013年3月5日,战友们以张光付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光付之光爱心团队”。团队成员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过千人,涵盖部队官兵、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最近,“光付之光爱心团队”开展“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计划”,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宣传雷锋精神。
随着娶妻生子,这几年,张光付的生活负担变重了,但他学习雷锋的脚步没有停歇。
“学雷锋是源自内心的一种本能。对于荣誉,我非常珍惜,但我更在乎孤寡老人脸上灿烂的笑容,更在意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样子,以及贫困家庭如何重拾生活的信心。学雷锋这条路,我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张光付的目光中透着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