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出版

45个教育基地串联成的党史脉络

辽宁日报 2019年10月15日

鞍钢集团博物馆序厅浮雕

▲ 《印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封面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

提示

在辽宁这片英雄辈出的广袤大地上,厚重的红色文化熠熠生辉。

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印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出版。这部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辽海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深度挖掘我省党史“富矿”,通过对45个党史教育基地的特殊“巡礼”,传承红色基因、锻造红色气质,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史和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

对45个教育基地的 “巡礼”

印记,原指盖章留下的痕迹,引申为一种标记。辽宁是党史资源大省,在党的领导下,辽宁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印记”,如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陵园等,也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涉及党史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纪念设施,以及能够反映党的重要历史活动、进程、思想、文化的各种遗迹等。

自2002年起,根据省委要求,省委党史研究室对这些遗址遗迹进行评选,于2002年、2012年和2016年分三批命名了46个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后朝阳县赵尚志纪念馆与朝阳市赵尚志纪念馆合署办公,因此目前全省共有45个党史教育基地)。这些党史教育基地,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辽宁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辽宁人民“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辽宁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

巡礼,是参观、凭吊、特定目的旅游、特殊活动。2018年9月至12月,省委党史研究室组成调研组对全省45个党史教育基地进行调研考察,通过这次意义特殊的巡礼,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情况。2019年,为配合全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直观地反映全省各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推动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省委党史研究室在2018年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著了《印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巡礼》(以下简称《印记》)一书。

挖掘教育基地背后的故事

《印记》以我省14个省辖市及教育基地命名时间排序,按照“场馆简介”“主要陈列”“历史回眸”“主题故事”“相关链接”等栏目分类。“场馆简介”主要包括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修缮历史、展览规模、展具数量、相关设施等;“主要陈列”主要包括教育基地展览的层次结构、展览构思、主要内容、重点陈列、重要展品等;“历史回眸”主要包括教育基地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简介,相关人物所处时代背景介绍,主要人物的事迹介绍等;“主题故事”主要包括教育基地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一些细节,重要展件、展品相关的故事和介绍,以及在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发现和发生的一些故事;“相关链接”主要包括教育基地周边的其他红色景区及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展览和参观地等,亦包括与此教育基地相关的其他内容。

与其他介绍遗址遗迹、纪念场馆之类的图书不同的是,《印记》不是简单地介绍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而是以一个教育基地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与其相关的党史人物和党史事件,挖掘教育基地背后的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教育基地的历史及其丰富内涵,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受到启迪。书中每篇文章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了这个教育基地涵盖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弘扬其蕴含的伟大精神。

鞍钢,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鞍钢,中国钢铁工业摇篮。滚滚铁水,奔涌着共和国奋斗实干的经济血脉;漾漾洪流,浇铸着中华民族奉献自强的精神脊梁。相信每一个辽宁人都知道“鞍钢”的大名,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鞍钢”呢?《印记》通过巡礼鞍钢集团博物馆,展示鞍钢发展的奋斗历程。在这里,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尊塑像,都是光阴的故事,都是时代的印痕,都是开拓者的足迹,都铭刻着“新中国钢铁工业从这里开始”的嘹亮序曲,都书写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辉煌篇章。

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雷锋生前分别在鞍山、辽阳、营口、抚顺和铁岭工作、生活过,鞍钢集团博物馆内就有一个专门的雷锋主题展厅,此外,《印记》还介绍了抚顺雷锋纪念馆、辽阳雷锋纪念馆和铁岭雷锋纪念馆,同时,在抚顺雷锋纪念馆“相关链接”栏目里也对“营口市雷锋文化展览馆”作了简要介绍。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介绍辽宁各市雷锋纪念馆的集合之作。铁岭雷锋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个建在乡村里的雷锋纪念馆,主要介绍了雷锋牺牲前的170天在铁岭执行任务的情况。辽阳雷锋纪念馆拥有全国唯一的工人形象的雷锋塑像,其主题是“雷锋从这里走向军营”,主要介绍雷锋当兵之前在弓长岭工作的142天的主要事迹。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一段段感人的日记串联全馆是辽阳雷锋纪念馆的一大特色,雷锋日记里很多内容我们耳熟能详,但很多故事我们却初次听说,现在《印记》也将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鲜活地呈现出来。

串联成一条鲜明的党史脉络

巡礼党史教育基地,是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认真挖掘、整理和研究党史资源的重要途径。

本书作者之一、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王全有告诉记者,编写《印记》,是一个既传统又创新、既有普遍意义又具有特殊作用的独特课题。《印记》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全省各地丰富的党史资源、掌握各地党史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而且还将为准确判断党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形式、科学制定保护利用政策提供依据。该书对于进一步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培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对于服务全省红色旅游,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朝阳市委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郎景成认为,《印记》一书掌握了党史的主题和主线,更抓住了辽宁党史的主流和本质,书中的“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赵尚志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串联成一条鲜明的党史脉络,展现了我党在辽宁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全书史料翔实,故事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可读性。特别是在内容上,吸纳学界研究、挖掘的新成果和新史料,力求真实地还原和重现历史;同时,作者所阐述的观点、发表的议论,引人深思。

赵尚志纪念馆副馆长郑滢说,一个个教育基地讲述了党的儿女的革命故事,杨靖宇、赵尚志、朱瑞、孙占元、黄继光、邱少云、雷锋、郭明义……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直至新中国建设时期,他们闪光的名字在辽宁大地留下了深刻印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印记》为我们学习党史提供了一部最直观的地方党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