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答卷

辽宁日报 2019年10月10日

张占斌

核心提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者参加了国庆观礼,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感震撼、倍受鼓舞。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将激励走进新时代的党和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伴随着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新中国蓄势再出发,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放眼未来,我们一定要把当前的事情办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就打开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通道。

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演进逻辑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6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此后,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将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的第二个翻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世纪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小康”的意义和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实现“总体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面向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成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新期待,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总体部署,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应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去阐释,明确提出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升华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看作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使中国梦的目标更加清晰,更容易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风险,围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深刻调整和变革等,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当前,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到困难,也要更加坚定信心、上下同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凝聚各方力量打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这是重点难点,也是痛点。与此同时,还有以下工作需要凝聚力量,努力做好。

主动把握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要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中心仍然是在经济上实现小康。要全力抓好经济工作,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从国情出发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重点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对此方面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值得期待。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安全,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要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方面,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突出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斗争,如扫黑除恶,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另一方面,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国家就繁荣富强,人民就幸福安康。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驾驭和控制经济风险、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经济素养。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