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东
佳节又重阳。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很多人过得极为振奋,也颇为忙碌。长假最后一天,适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不少人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家老少登高赏秋的照片。无须修图,这种喜乐融融的场景看上去就让人心暖。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系列举动使得关心老人生活、传承孝爱文化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陪伴老人。一些老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普遍缺乏心理关心和精神关爱。
当思念遭遇距离,当孝道面对忙碌,如何选择?怎样取舍?似乎是个非常难解的问题。
人民有需求,党和政府自然有回应。其实为了大家能有时间和机会聚拢到老人身边,年假、探亲假以及个人所得税设立赡养老人减免项,等等,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党和政府对此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且在推动引导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传统美德方面,一直在努力。
与其登高望远,不如策马相见。我们欣喜地见到,重阳节很多老人收到了他们最为看重的礼物,那就是子女绕膝前,陪伴在身边。
一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曾湿润过多少人的眼眶。李大钊先生还有一句名言:“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人生易老,孝亲敬老之心应常有、常在。大家更该积极行动,既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更不可让爱只化为难熬的等待。此外,重阳节还包含着文明、和谐、友善等文化内涵。把爱老敬老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将传递孝爱文化变成日常行动,让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善莫大焉。
应该说,只有收获了成长的人们开始感恩敬老,才算真正懂得了责任和担当。刚刚,我们度过了一个无比难忘的国庆节,一个温情满满的重阳节。生活需要仪式感,敬老感恩要表白。岁岁有重阳,生活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只有把握今日今时,做想做的事,生活才会是幸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