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产品”引领盖州农业转型升级

辽宁日报 2019年09月25日

“盖州苹果”丰收,游客来到果园采摘游玩。

本报记者 张继驰

盖州市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凝合农业影响力、竞争力、发展力,通过定标准、做品牌,带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

如今,“地标产品”正在成为盖州传统农业向绿色高效农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

营口盖州市,山海相连的地理带来了丰富的物产馈赠。这里纬度适宜、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这里农林牧渔尽有,是辽宁绒山羊的原产地,苹果栽培人才的摇篮。

苹果、西瓜、葡萄、桃、尖把梨、生姜、蚕蛹、鸡蛋、大李子……这些被经销商和消费者奉为上品、行销国内外市场的特色农产品,不仅有个共同的身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们还有个统一的冠名——“盖州”,这一名称代表的不仅是产地和品牌,更是地缘和技术优势,以及产业规模和优秀品质。

这样的“宝贝”,盖州已经拥有8个,在全省县区中排在前列,而且还在积极扩充阵营。

100多年的栽培历史,2.1万公顷的栽种面积,31万吨年产量,盖州火红的苹果却在一段时间里红透市场。前些年山东苹果“半路杀出”,在一定程度上阻拦了盖州苹果南下的势头。

2010年,从98个品种中遴选优质品种打包申报,“盖州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盖州第一个地标产品,2013年又获评国家驰名商标,历年来在国家、省农展会上斩获奖牌100多块。

在省级苹果“一县一业”示范县的盖州,占总栽种面积60%的苹果,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标志、包装、生产、管理、销售“五统一”,用“盖州”品牌闯天下,迎接市场的检验筛选。南方人重新重视起它的味道口感,经销商也更中意它耐储存的品性,盖州苹果搭上发展的“快车”。

无独有偶,徐屯镇的沙壤地盛产生姜,过去土得掉渣,如今名号打响、洋气扑面。盖州市推动徐屯镇成为国家级生姜生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东北最大的生姜种植基地。2011年,“盖州生姜”进入“国家地标”行列,其块大肉厚、口感好、耐储存的品质越发被人熟识,往往是生姜还长在地里,就被外地大超市订购一空,当地市场反而难觅踪影。

苹果、生姜,几辈人“土里刨食”的依靠,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成为一些乡镇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的利器。这样的宝贝盖州真不少,将这条路径推广复制,可助镇域经济雁阵高翔。

踏入九寨镇地界,满眼都是大棚。这种当地种植最广泛的“油4”油桃品种,闯进了哈尔滨、绥芬河、牡丹江等地的市场,还卖到了俄罗斯。2013年同批晋级“国标”的“盖州桃”,目前种植面积达到2100公顷,年产6万吨。

在“盖州西瓜”主产区梁屯镇,大棚的水泥柱换成了钢骨架,带来的直接变化是,西瓜提前一个月上市,打破往年同期市场上山东西瓜一家独大的格局,每公斤能多收入一块钱,打进了“兴隆”等大超市,提升了“盖州西瓜”品牌附加值。

盖州东部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7.3%,人口占营口市山区人口的63%。这里被15.2万公顷生态山林覆盖。盖州认清自己的“一方水土”,盘活庭院、生态等资源,搞观光、休闲、体验游,让农民就地转变成农业工人,让农产品就地转变成旅游产品,一产三产联动融合发展,40多家生态山庄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大多数是专业合作社就地转化的。

通过新技术巧打时间差,桥棚、冷棚、暖棚相互交叉,不但夏秋季能搞观光采摘,冬春季也能有鲜果上市。现在,大棚里的葡萄品种已达到14个,无公害新品种葡萄一公斤售价高达50元。

万福镇的旅游山庄自酿山葡萄酒,带动了周边的山葡萄种植业,农民种植山葡萄的年收入是此前种植大苞米的近20倍。各个生态山庄所需水果、绒山羊、蚕蛹、大榛子等农副产品从农户手中直接采购,以往农民到30公里以外的盖州城区贩卖,还卖不到理想的价钱,而今这些名牌产品通过休闲旅游牵动,在原产地就供不应求。

盖州的农产品,通过申请地标产品获得品牌价值,得益于盖州的山水特质;绿水青山搞活休闲旅游,又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实际上,乡村卖的不单是水果,更多赚的是“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