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

蓟镇长城当年护家园如今富乡亲

辽宁日报 2019年09月23日

有四个门簪的老门楼。

西沟村新建的传统样式民居。

叶家楼敌台入口处雕花的石门柱。

西沟村村委会前面广场上的石碾。

西沟村旁蓟镇长城的壮丽风光。(绥中县永安乡供图)

俯瞰蓟镇长城。(绥中县永安乡供图)

叶家楼敌台内的回廊。

本报记者 郭 平

核心 提示

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2014年进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隔着山岭与河北省为邻,因而也处于古辽东与中原地区的交界处,村落旁的明长城修筑得高大、坚实,为明代蓟镇长城的一部分,长城上的空心敌台为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又一军事杰作。时隔4年,记者再访西沟村,留下最深的印象则是村民观念转变后带来的巨大变化。

村志

CUNZHI

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

距离绥中县城80多公里,现有7个自然屯,328户人家,848口人。

考古调查发现,早在隋唐时期,当地便有人居住生活。明隆庆五年(1571年),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一带整顿边务,担任蓟镇总兵,修缮破损的长城,同时抽调义乌兵加强守卫,这是西沟村可查记事中最早的居民。

清军入关后,当年戍守将士的后代逐渐从长城内的山岭中迁出,沿当地石河两岸的宜居之地择址建屋。

2014年,西沟村被选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戚继光重塑长城

蓟镇是明代镇守北部边陲的“九边”之一。据史料记载,在蓟镇辖区,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修建长城。当然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并不是后来人们看到的样子,修建质量并不高,而且随修随坏。

到了明后期,由于国力的衰退,北方游牧民族日益强大,明统治者为了防备来自北方的侵扰才开始加大长城的修建规模,这个时期蓟镇迎来一位著名将领,这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长城的整体形象也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明史·戚继光传》中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继光巡行塞上,议建敌台。略言:“蓟镇边垣,延袤二千里,一瑕则百坚皆瑕。比来岁修岁圮,徒费无益。请跨墙为台,睥睨四达。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糗粮具备。令戍卒画地受工,先建千二百座”。戚继光针对长城屡修屡坏的状况,提出修建空心敌台的建议。

当年的蓟镇总督谭纶在奏疏中详细描述了戚继光空心敌台的设计方案:“将寒垣稍为加厚,二面皆设垛口,计七八十垛之间,下设小门曲突而上。而又于缓者计百步,冲者五十步或三十步即筑一墩,如民间看家楼,高可一倍,高三丈,四方共广十二丈,上可容五十人。”

从这段记述中可以看出,戚继光的设计也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借鉴了民间看家楼的样式。

当年的规划方案“每岁可造千座,每座费五十金”。就是以明代计价标准,每座敌台耗资白银五十两。

同时在隆庆末年到万历初年,谭纶、刘应节与戚继光又提出了改造旧墙,修建包砖新墙的建议,《四镇三关志》载:万历六年(1578年)“新墙广高于旧墙,皆以三合土筑心,表里包砖,表里垛口,纯用灰浆,足与边腹砖城比坚并久,内应增台者即增之,外应削偏坡者即铲削之。”

修建空心敌台,将长城内外包砖,这项改造工程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长城与内地的城池同样坚固。

在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的16年中,蓟镇长城的改造建设达到了高潮,共修建空心敌台1400多座,青砖包砌的长城蜿蜒曲折地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后世人眼中巍峨的万里长城由此开始屹立在中华大地之上。

村里人均收入翻了番

城里人到了山村,最喜欢什么?

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的农民经过这几年跟城里人打交道之后,已经基本摸出个大概来。

金秋时节,记者时隔4年再次走进西沟村。村头,遇到两位挎着筐的大嫂,问她们干什么去,她们说:“去采蘑菇,现在正是时候。”

转过几道弯,进到山谷里,遇到一个骑摩托车的汉子,脸膛晒得黑红黑红的,一脸的兴奋,他的胸前挂着一个篮子,里面也是刚刚采下来的蘑菇,装得满满的,这是他一个上午的劳动所获。

西沟村是我省第一批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根据有关保护规划,有关部门对村子的基础设施和一些危旧房屋进行了改造和修缮,对外交通、村容村貌整体上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

说到村子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叶德红微笑着一摆手:“那可大了去了,今年人均收入得在8000元左右吧,和之前比是翻了番的。”

西沟村位于燕山余脉的沟谷间,地少山多,过去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贫困。山里虽然有蘑菇、榛子等土特产,但是因为不具备生产规模,所以销售起来十分困难。

随着西沟村知名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这里观光旅游,老百姓过去采来自己吃的蘑菇、榛子现在一点儿也不愁卖。

与城里人经常打交道,西沟村人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村子里现在基本看不到闲人,年龄65岁以下的,都在外面打份工。

叶德红说:“大家都知道现在到处在用人,谁都不想闲着,都找份活儿干。”新的生活观念的注入,胜过磨破嘴皮子的说教,过去那种再穷也要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顽固想法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这片乡村里消失了。

当然,观念转变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叶德红带一行人参观了西沟村远近闻名的“农家乐”,这是头脑灵活、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户创办的集餐饮、住宿、导游服务为一体的旅游服务设施。

在彩霞农家乐,原来的普通农家院里盖起了新式楼房,院子辟出一半左右的空间盖上了餐厅。

听说有客人来,主人王彩霞边擦着手边从勺子与锅碰击的翻炒声中走出来。她带领记者参观了自己“农家乐”里的客房。这里不仅有按宾馆客房设计的有独立卫浴设施的标准间,还根据乡村的特点,保留了火炕。她说:“现在还不明显,天气冷了以后,火炕房特别受欢迎。”

王彩霞把远方的客人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穿越游,这样的客人来了喜欢登山观景,时间安排得比较紧凑,往往还有其他游览计划。另一种是摄影游,专门来这里拍长城,有的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跟她还成了好朋友。

前些天,专门有一拨摄影爱好者相约来拍云海,其中本溪的一位朋友中途有事提前走了,结果第二天一早,云海出现了。她翻动手机中别人传给她的照片说:“本溪的朋友看了后悔死了,说定了安排时间还来。”

据介绍,现在西沟村的农家乐在周末和节假日特别火,如果不预约,基本没有现房。叶德红说:“我们的长城游比海边的旅游周期要长,这种状况能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

谈起收入,王彩霞乐了,说:“现在一年收入十来万元吧,比种地强多了。”

明代义乌兵守长城

“你们家先祖有远见,当年修长城是为了保护家园,后来长城留了下来,成了风景,又让子孙后代靠旅游开发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位传统村落保护专家跟叶德红说的带点玩笑的话,却道出了西沟村同长城悠久的历史渊源。

能够让绥中县永安乡西沟村名声迅速传扬开来,传统村落还算不上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里守着一段在我省拥有独特地位的蓟镇长城。

车行在山间公路上,看着车前迎面而来的长城敌台,叶德红说:“在我们这里,长城的各个敌台都有名字,前方路左边的叫叶家楼,它对面那个,叫曹家楼。”

如果登上附近的高山顶上,可以看到在连绵起伏的峰谷之间,在连续不断的长城沿线,一座座保持了明代基本样貌,甚至上面当年戍卒值守的小房子的形状还清晰可辨的敌台排成一个威武的阵列,叶德红指点那些敌台,告诉你那里还有陈家楼、孙家楼、骆家楼、吴家楼、王家楼……

其中有一座敌台称媳妇楼,它还流传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戍边故事。

当年守卫明长城的将士中,有一部分来自浙江义乌。其中一位将士的妻子奔波了几千里来到边关寻夫。找到丈夫后没多久,有敌兵来犯,一场厮杀之后,来犯之敌被打跑了,可是那位将士却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这位将士的妻子看到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后,决心不回家乡,要同丈夫的战友们一起守长城。她的决定打动了守边将领,于是将她丈夫生前战斗过的敌台腾出来让她居住,这座敌台后来就被人称作媳妇楼。

叶德红引领一行人登上叶家楼。这是一座分成上下两层的空心敌台,入口是一个拱形门洞,门边根据门的大小镶着两块长条石和一块修成圆拱形状的石头,石头的表面,当初的建设者还雕刻上了精美的纹饰,为这座防御工事加入了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

敌台下面一层呈“回”字形布局,外间一周是完全用青砖砌起来的回廊,回廊的四面都有窗口或者叫瞭望口。

在一个瞭望口前,叶德红指着一根横木说:“这是西沟一带长城敌台里仅存的一根横木了。”他指给记者看瞭望口下边及四周留下的孔洞说:“这些敌台过去都是有门和窗的,能够住上几十人。”

下层的中间是一处较宽敞的厅室,四个方向都有通道,厅室举架比较高,墙壁上过人高的位置上有对称的柱孔,推测那里有过顶棚式的装置,搭起的空间可以存放物品。

敌台南北两侧都有通向上一层的砖砌台阶。登到敌台顶上,视野变得非常开阔,从敌台顶的垛口,可以看到对面的曹家楼敌台,延展的长城墙体和远处沟谷间的村落。记者注意到,敌台靠山一侧的垛口上,当年的建设者修建了向上和向下两种箭孔,这样既可以迎击山下的敌军,还可以支援山上长城的守军。

这座敌台上的值房仅剩下矮矮的一段残墙。叶德红说:“早些年这些墙还有一人高。近年来,墙砖被一些不法游客偷偷拆走了。”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因为有着明代征调义乌兵前来守长城的传说,西沟村的人们也尝试着根据传说踏上寻根之旅。

叶德红说:“原来的传说经过多少年了,人们并不当真。”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前两年,叶德红的一个侄女到了义乌,在那里还真查到了义乌叶家家谱。在那本家谱上,他们找到了西沟村叶家的先祖叶守义的名字。也是那一次查家谱,修正了传说中叶守义带着四个儿子前来守边的传说,家谱记述当年叶守义不是带了四个儿子,而是一个儿子、三个侄子。

从先祖叶守义算下来,这些义乌兵的后人到叶德红这一辈已经传承了14代。

立根台屯有 悠久历史

西沟村村委会设在一个名叫立根台的小屯子里。村委会对面是个独立院落,有对钢筋焊接的大铁门,上面焊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8个大字。叶德红说:“这里是供销合作社,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进到屋里,记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四十年前:沿北墙排着一长列玻璃柜台,柜台里的格架上陈列着各种小商品,北墙上方挂着大字标语,长时间经受烟火,已经发黄、变暗,鼻子里冲进来那股香皂中混合着酱油、醋的复杂而熟悉的味道,那种用一角钱可以换回11块什锦糖的记忆抑制不住地涌了出来。

从供销合作社出门右转进入立根台屯的主街,两侧有两三座崭新的青砖灰瓦门楼,这是根据保护规划方案修缮的,颜色虽然新,样式却是传统的。

推门进院,是一户扶贫重点户,在那次改造前,他们住的老房子椽子朽烂,雨天四处漏雨。新房子虽然仍是青砖灰瓦的样式,但是借鉴了农村新居的建筑特点,房基比平地高出半米多,房子采光更为充足。

农村的老房子能不能住出现代感是传统村落保护的热门话题。西沟村在这个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好的尝试。

这户传统样式的房子三间一户,中间开门,进门是灶间,墙面贴瓷砖,不见烟火气,非常干净。直接推开灶间北门,那里才是厨房,采用的是燃气炉具。

灶间两侧是卧室,进入左手一间,一位老者和一个女孩带个宝宝在炕上看电视。屋子四角规整,四壁是平整的白灰墙,窗明几净,光线充足,全然不见过去老屋那种灰暗陈旧的感觉。

沿村里的主街继续前行,两侧是石墙院落,走过几户后便是几座年代久远的大门楼,第一户大门板上有一个破洞,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

当年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赶跑了日伪武装,将原来的日伪村公所改造成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有一天,日本鬼子的飞机来轰炸,一连往这个院子里投了好几枚炸弹,大门的破洞就是那一次留下的。记者注意到这户人家的大门上有着四个圆形的“门簪”,便询问这户人家的过去。

叶德红说:“像这样的大瓦房过去不是普通人家能盖得起的,大多数人家住的还是那种囤顶房。”

一路看下去,这户朝南人家的对面,同样是一户有着四个“门簪”的大门楼,如今大院已经被隔成了南北两户人家。继续前行,村街的北边又是一户门面朝南的有着四个“门簪”的大院。

从立根台屯的布局看,当年这三家大户正好占住了小屯子的中央。

一行人很快到了村西头,叶德红在一个大石臼前停下来。他说:“这个石臼经专家看过,是唐代的物件。”

村里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个石臼,有人想把它改造一下,用铁钎敲打了很久,无奈石头太硬,最后只好放弃,后来石臼被人们挪去砌了墙。还是在那次传统村落改造时被专家看到,才清理出来。

这件石器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便有人在立根台这个地方居住。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郭平摄)

记者手记

SHOUJI

西沟村有好看的明长城,人们习惯称那里的明长城为“野长城”。

翻看汉语词典,野字词条下面有六条解释:其一,野外;其二,界限;其三,指不当政的地位;其四,不是人工饲养的或栽培的;其五,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的;其六,不受约束的。

西沟村的蓟镇长城是400多年前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人们在其前面加上个野字,采用的是野外的意思。

那么,剩下的几个意思当中,无论选择哪一种解释,其实都是在从不同侧面告诉我们,那里的明长城仍然还处于缺少看护的状态。

人们称那里的长城为野长城,可能想让更多的人到那里无拘无束,甚至无礼地去赏玩长城,但这一提法也给我们提了醒儿,我们宝贵的、绝美的长城应该可以不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