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矿山踏上转型发展新征程

辽宁日报 2019年09月19日

本报记者 周 明 崔振波

抚顺,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

上百年的高强度开采,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两个露天矿坑和5个排土场,采煤影响区面积达74.7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3.4%。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怎样解决采煤沉陷区居民避险安置?老百姓居住条件怎么样、生活有没有保障?

带着对抚顺人民的一片深情,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登高眺望西露天矿矿坑,了解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情况和矿坑综合改造利用打算。

站在西露天矿观景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搞好评估论证,做好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

其盼切切,其情殷殷。

一年来,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抚顺市坚持“产业+民生+生态”同步推进,做深做实以西露天矿为核心的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奋力书写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西露天转身示范区

9月15日9时,65岁的抚顺市民李继东一家登上了新开通的抚顺矿区观光旅游列车。

列车启动,抚顺老发电厂、水泥厂、石油一厂旧址……这些带有鲜明抚顺工业文明印记的工业遗址从车窗掠过。往日的十里煤海,如今成了抚顺工业旅游的新景点。

李继东的思绪也回到那段令人热血澎湃的岁月。“那时,抚顺叫‘煤都’,能成为一名采煤工人是一件可以让全家引以为傲的事。”站在西露天矿观景台上俯视“大坑”,李继东双眼湿润,过往历历在目。

9月8日,抚顺矿业集团开通了矿区观光旅游列车,将最具代表性的工业遗址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人们穿越时空,体验中国近代工业崛起历程。

谈及矿山一年来的变化,抚顺矿业集团西露天矿总工程师肖平告诉记者,总书记来抚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谆谆教导,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抚矿集团开展了“工业+旅游+文化”融合、矿坑综合治理、生态修复三大工程,百年矿山踏上综合治理、转型发展新征程。

“矿坑是问题,更是资源。西露天矿坑如果能利用起来,就可以变废为宝。”肖平说,按照“先治理、绿化,再整体利用”的思路,西露天矿通过削坡减重、清理滚块等措施,有效治理南帮“大镜面”崩岩滚块等隐患。与此同时,采取注浆、清挖、水枪消火等处置方法加强矿坑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坑下蓝烟明火,确保了矿坑安全持续稳定。(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