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恋》成功首演让辽剧成关注热点

小剧种也能登上大舞台

辽宁日报 2019年09月17日

辽剧《礼之恋》剧照

本报记者 赵乃林

核心提示

“菊苑流芳——第五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刚刚落幕,此前9月8日、9日,辽剧《礼之恋》作为展演剧目在辽宁中华剧场连续两晚上演,引人注目。这部辽剧由曾三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宋国锋担任导演,著名编剧、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国峰担任编剧。两场演出座无虚席,特别是中老年戏迷爱听,很多人还情不自禁地跟着演员哼唱。《礼之恋》通过名家的倾力打造,演员的精彩演绎,深刻地诠释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小剧种再度成功地登上大舞台,为展演活动增添亮色。

名家专家 倾力打造《礼之恋》

大型现代辽剧《礼之恋》是一部轻喜剧,它以新时代的辽南城市为背景,讲述了3名青年男女在“礼文化”的熏陶下,改变、成长、成熟、完善的故事,突出表现了中华之礼对青年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对真善美的讴歌,使“礼文化”的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

这出剧目由营口市盖州辽剧团创排,剧情跌宕起伏,唱腔设计通俗易懂,舞美、灯光、音响、服装、化妆设计等充满了时代气息,尤其是宋国锋、陈国峰的加盟令人关注。宋国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辽剧是辽宁独有的地方剧种,作为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关注和扶持辽剧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陈国峰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通过辽剧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礼仪文化颇有现实意义。

9日晚演出结束后,来自四省区文艺院团的专家对《礼之恋》展演情况做了点评。他们认为,这部辽剧与以前剧目比有飞跃性突破,在追求精致、精美、精湛上下了功夫,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舞台艺术完整性、唱腔设计等方面非常好。但其也有不足,如演员在轻喜剧效果的呈现上不够充分,作为地方戏曲,该剧的个性化表达形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专家们边讲边示范,演员们边听边交流,点评现场就是学习、探讨和实训的课堂。

最火时每年演出200场

77岁的肖长生是营口市盖州辽剧团的艺术顾问。据他介绍,辽剧是辽宁省独有的地方剧种,起源于盖州市,原名“影调戏”“辽南戏”,2002年更名为“辽剧”。

上个世纪50年代,盖平县(盖州市前身)会演时,有人对影调戏创新,用真人代替“影人”,用舞台代替“影窗”,用真声代替假嗓,所排演的《小借年》等戏令人耳目一新。这之后,影调戏逐渐发展成唱腔丰富、曲调优美、行当齐全、风格独特的辽宁独有的地方剧种,先后有盖平县影调戏剧团、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瓦房店市辽剧团、庄河市辽剧团等,排演了多部实验剧目。

辽剧唱腔风格独特,女腔抒情优美,既有悲伤幽怨的“平唱”,又有欢快流畅的“二龙松”;小生唱腔高亢嘹亮,浑厚纯朴;丑角唱腔诙谐幽默。词格有本剧种独特的“三顶七”“搭拉句子”等,念白在普通话上韵的基础上,使用了辽南地区的方言土语。表演上,在继承戏曲程式化动作的基础上,吸收了皮影平面表演的特点。舞美设计多用雕刻、剪纸的手法,玲珑剔透,极富美感。

肖长生当年在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拉四胡。他记得,当时剧团虽属创业阶段,但发展很快,曾导演电影《雁荡山》的徐菊华任导演,排演了原创古装剧《宫门断鞭》《逼嫁杀店》《龙凤镜》《当箱子》等剧目。剧团长年在辽南、辽西各地演出,在村里空场搭台,大喇叭在村两头一播,十里八村的人都聚拢来,每场观众不下千八百人,一年四季演出不断。剧团也是通过演出锻炼演员队伍,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打磨剧目,提高辽剧的艺术特色。在2003年至2008年,剧团每年要演出200场以上,有时一天要演两三场,演员一进村就被村民团团围起来,成了最红火的明星。

传承发展要靠剧本、平台、人才

王晓敏是土生土长的盖州人,她18岁就到营口市盖州辽剧团边学戏边唱戏,2013年开始担任剧团团长。在她看来,剧团从来没有陷入低谷,一直在爬坡,虽然近年来平均每年演出50场,然而演出水准大幅提升,不仅下乡到田间地头给父老乡亲演出,还到上海世界博览会、深圳艺术节“戏聚星期六”、昆山“全国地方戏曲百戏盛典”上作专场演出,赢得中外观众的好评。剧团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先进单位,在我省历届艺术节上摘金夺银。实践证明,小剧种也能走进大城市,小剧团也能登上大舞台。王晓敏说,现在的辽剧发展是两条腿走路,在一如既往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同时,还精心打造经典剧目到高端剧场演出,而这也是辽剧立足辽宁、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肖长生现在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辽宁省辽剧振兴会会长,他心中有一个辽剧振兴规划:一是采用创作、移植、改编等形式,举全省之力为辽剧写戏;二是培养更多具有艺术影响力、市场号召力的德艺双馨的辽剧人才;三是建立起行当齐全、人才荟萃、剧目充足、市场活跃、有较强竞争力的辽剧团;四是立足辽南地区,将演出市场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

大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杨锦峰曾对辽剧做过研究,他认为辽剧振兴关键是要加强自身活力,这就需着手做三件事:第一,有戏才有观众,首先要打造新剧目、好剧目;第二,有艺术平台才能扩大影响,所以要多搞展演、演出活动;第三,有了好演员才能把好剧目演出来,要从长计议培养人才。

王晓敏与肖长生、杨锦峰有同感,好剧本、好团队、好平台都是剧种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元素,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是人才接续问题。剧团现有人员52人,平均年龄40岁,现在正是80后演员挑大梁的时候,他们之后的演员梯队培养必须跟上,否则一旦“断层”将直接影响剧种的生存。王晓敏告诉记者,剧团的中坚力量就是1992年通过当地的戏曲学校定向招生培养的,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10年的舞台磨炼,逐渐进入戏曲人生的“黄金期”。作为剧团演员梯队培养,时隔这些年现在正着手与有关学校联系培养辽剧新一代接班人。

与此同时,如何推进辽剧与媒体、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拓宽辽剧走出去的平台和渠道,让地方戏曲“散”开来,这也需要辽剧人做出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