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电监管机构原子力规制委员会11日决定重新启动福岛核电站事故原因调查,理由是现场辐射强度减弱且报废作业取得进展,使调查人员能够重返现场。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海啸,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辐射泄漏,4个核反应堆不同程度受损,其中3个反应堆发生堆芯熔毁。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计划用三四十年时间完成报废和清理作业,废弃这座核电站。
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关键设备受损究竟源于海啸、还是地震,日本内部存在意见分歧,因而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
共同社报道,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依据2013年调查,2014年10月汇总发布一份中期报告。由于现场辐射强度较大,调查人员当时没有能进入部分建筑作现场确认。调查中断至今。那份中期报告把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熔毁归咎于海啸,即海水灌入导致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停电而失效,致使核燃料在高温中熔化。只是,不少人认为,调查掌握的数据不全面,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11日说,考虑福岛现场辐射强度与当年相比减弱以及报废作业持续推进,现有条件允许调查人员安全进入现场,因而决定重启事故原因调查,预期2020年年底以前能够完成最终报告。
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负责指导东京电力公司推进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报废作业。原子力规制委员会11日说,调查的部分项目需要在东京电力公司配合下完成,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将与资源能源厅协调,兼顾调查和报废作业。
为控制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温度,东京电力公司注入大量冷却水,因而产生含有辐射物质的污水。自2011年以来,福岛第一核电站平均每天产生170吨污水,污水储存设施预期在2022年夏季达到容量极限。
据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