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科研机构应勤“下访”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30日

李万东

专业育种,用心栽花,收获自然大不同。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裴新辉,作为驻村干部在建昌县扶贫期间,得知当地兴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有规模种植牡丹的意向,就利用所长,主动上门指导。几年下来,合作社筛选并培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的牡丹品种,成功打破了“自古牡丹不出关”的种植格局,当地还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

虽然这一借助专业人才和技术获得成功的案例有巧合的成分,但喜人的成果让人们对科学技术如何与农业生产更有效地对接,产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抱有更多期待。

乡村振兴,首先是生产发展。生产要发展,必然需要科技的支持和贡献。其实,不少农事企业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抱有极大的热情,只是苦于没有对接门路。

农村和农业天地广阔,科学与技术理应大有作为,关键是找到适合的渠道和方式。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不仅要眼光向内,看护好、服务好农业经济实体,还要眼光向外,和农事企业一道,为生产找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让科技和农业生产的距离更近些,不仅农业经济实体应主动“上访”,向上向外“引智借脑”,涉农科研机构也可以勤“下访”。沉淀了大量技术资源的涉农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地方特色和自身强项,通过“下访”找寻适合的对接伙伴,是打通科研成果和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让科研技术在农业领域活起来的好办法。省农业科学院正是因为主动出击,不但扶持起一个好项目,更促进了一个“科企合作示范基地”的诞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与科研机构相融相通,会让科技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更可促进科技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