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时间一月有余 每天吸引近万市民

“凌源之夏”成为辽西重要文化品牌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28日

“凌源之夏”皮影戏展演现场。薄熙惠 摄

本报讯 记者张旭报道 歌声阵阵,舞姿翩翩,今年夏天,在凌源市凌河广场,一场场精彩的节目吸引着众多市民。“凌源之夏”演出期间,凌河广场总是人满为患。“凌源之夏”已成为凌源人民度过炎炎盛夏的一缕清风,每天吸引着近万名凌源市民。

7月19日,第29届“凌源之夏”在歌曲《盛世欢歌》中拉开序幕,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快板书、马头琴、诗朗诵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节目纷纷呈现给凌源市民。“凌源之夏”期间,在凌源市文化大厦,每天演出一场皮影戏。在凌源皮影综合展示区,通过不同年代留存下来的皮影影雕作品和影箱子等老物件,以及收集的演出道具等,讲述凌源皮影的历史、发展和成就。

“凌源之夏”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在凌源大西街,凌源文化大楼是凌源市区屈指可数的几座办公楼之一。知识青年纷纷走进文艺辅导室,学起了吹拉弹唱。凌源皮影在老艺术家韩琢的努力下,从影卷收集到整理演唱,皮影演艺队伍壮大起来。最初的“凌源之夏”,由凌源市文化局组织文艺爱好者连演一周,其间就有皮影公演,而且一直持续至今。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打造,如今的“凌源之夏”早已成为深受群众喜爱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成为集文化展示、思想宣传、娱乐休闲、对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盛会,也是辽西重要文化品牌,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凌源市是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皮影艺术之乡”和辽宁省“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凌源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项,县级以上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19个,皮影、高跷、鼓乐、玉雕、剪纸、宫灯、灯会等项目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展示展演中亮相。尤其是近两年来,凌源市从“文化立市”的高度出发,从组织、机构、资金、人才培养、安全保障上多方给予支持,周密安排“凌源之夏”每一场活动。“凌源之夏”是凌源文化活动的集中展示,是每一年文化成果的集中展示。每一届都根据当年全国文化宣传工作的安排,结合凌源实际,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精心组织和编排节目。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体现凌源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是“凌源之夏”始终坚持的原则。围绕这一原则,“凌源之夏”活动组委会在文化活动内容安排上,精心组织创作队伍、精心组织节目审查、精心组织节目演出形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凌源之夏”共组织了26场文艺演出。凌源市非遗中心组织演出“多彩非遗 文脉传承”,展示凌源市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成果。舞狮表演《凌水欢歌》拉开了展演的序幕,瞬间让整个展演沸腾起来。随后,凌源榆州鼓乐队表演,台上20多人与广场四周300多人共同用锣鼓铙镲等乐器击打出新时代的欢乐与和谐。京剧联唱、评剧选段、京东大鼓、十不闲等先后登台,优美的唱腔、精美的扮相让现场观众意犹未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凌源皮影戏《飞龙传》选段,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皮影戏操纵表演的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的独具特色。凌源市税务局精心组织了“聚力新税务 建功新时代”的一组节目,配合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促进凌源经济发展;凌源市教育局组织“杏坛有为创伟业 桃李芬芳谱华章”,展示凌源教育工作成果,并向群众宣传凌源教育精神,传播正能量,宣传凌源教育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