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在沈热议中国文化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

文化基因让“中国味”更浓郁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28日

本报记者 赵 雪

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年会暨“视界融合: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的理论构建”全国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东北大学科学馆召开。近200位美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研讨活动。

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如何更好地传播和发展成为专家的关注话题,“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在国家文化交流活动中坚持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事情。”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平如是说。

参与国际对话

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列出许多成就。不久前我去参加世界美学大会,中国学者在大会上受到极大重视。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文化和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地位。”高建平说。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美学会议。“几次会议,打开了中国美学的大门。中国美学家也经常参加在世界各地召开的国际性美学学术会议。”在高建平看来,积极参与国际对话,对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在国际传播中树立主体性,也就是说要依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理论见解。”高建平表示,中国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宝库,只有深入研究,寻找其现代意义,形成与当代生活的对话性,才能使这种内容加入主流思想和学术前沿之中,获得交流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将作品建构在

社会现实的土壤上

中国电影作为“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同样备受瞩目。在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周清平看来,中国电影走出去需要更好地完善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

周清平说,中国电影已经迎来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新时代,想要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和美学体系,提纯中国电影优良的文化基因,完成中国叙事,“要将作品建构在社会现实的丰厚土壤之上,实现东方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让中国艺术电影具有独立而现代的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体系,进入生产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这样才能让中国艺术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每个人都要学习

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很多文化学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高建平对记者说:“对于宣传中国文化,我们完全可以不同角色多声部宣传。普通人也可以充当传播媒介,大家现在都可以学习如何向外国人讲中国故事,这是一种能力、技巧,更是一种修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雷表示:“要充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美,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如今,除了美学,还包括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上我们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被世界瞩目。”高建平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归根结底,只有真正将学术实力发展起来,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跨越文化和地域,飞向世界各个角落,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