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打捆”用 “飞地养鸭”喜增收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本报记者 李 越

查鸭棚、上饲料、捡鸭蛋,活不累、管吃住、收入稳。52岁的田继奎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养殖小区是咱贫困户的主心骨,在这干,日子就不愁了。”

田继奎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固本镇野马套海村村民,妻子生病,家里拉饥荒,典型的因病致贫。他所说的养殖小区,是辽宁方胜饲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恒胜农牧精准扶贫产业园区。

这个园区采用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保价收购的方式,进行规模化蛋鸭养殖。同时吸纳贫困户入股、打工,在扶贫扶志中壮大自身。

提起项目的来龙去脉,大固本镇镇长张国强表示:“得益于在扶贫资金使用上的创新。”

地处我省西北丘陵地带的阜新市,干旱少雨、种植结构单一,地力薄、收成少,致富路子不多。一些贫困户内生动力缺乏,发展方向模糊。大固本镇面临同样问题。

穷根得拔、穷帽得摘,但路在何方?面对千余贫困人口渴望的目光,镇党委努力寻找着开锁的“钥匙”。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一直以来,扶贫资金使用时以逐家逐户“撒芝麻盐儿”为主,小而散、细而繁,作用不充分、效益不明显。

抓住问题,想出办法。大固本镇领导班子在多方考察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将扶贫资金整合打捆,通过规模效应发展产业。张国强说,这样做,相当于“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既可让扶贫资金有长效运营机制,又能帮贫困户扩宽创业就业渠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具体怎么用?镇领导想到了家门口的企业——辽宁方胜饲料有限公司。

方胜饲料公司成立于2002年,最早以饲料加工、畜禽养殖为主,2016年以来主营方向转向鸭雏孵化、蛋鸭养殖等。当时,该企业正准备上百万只蛋鸭养殖项目,在资金、用工等方面都有需求,也正在积极寻求伙伴。

就这样,扶贫资金与社会资本经过“自由恋爱”,成功联姻。

大固本镇党委和政府做指导、监督,参与的行政村由村委会代表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协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用来购买蛋鸭。企业负责提供蛋鸭的饲养棚舍、管理、防疫、饲料、喂养等,并以不低于成本价回收鸭蛋及下架鸭,确保扶贫资金零风险、不流失。

项目启动后,大固本镇的扶贫资金立即注入,贫困户紧随其后,要么入股、要么打工,一举两得。

很快,这一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他乡镇希望加入项目共同发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固本镇和方胜饲料迅速与兄弟乡镇对接,洽谈合作细节。很快,十多个乡镇的扶贫资金“飞”了进来,标准化养殖棚舍“飞”到其他地区。大家将这一模式形象地命名为“飞地养鸭”。如今,阜新县大固本镇、红帽子镇、于寺镇,彰武县兴隆山镇、哈尔套镇和两家子镇,共建起262座养殖棚舍,带动32个村的1600多户3000多名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

好思路带来好出路。去年,项目盈利30%,企业、农户双赢。

“有赖于项目的支持,全镇479户1210名贫困人口,目前还剩约1/4。”张国强高兴地说,“年底全部销号,稳稳的!”

记者感言

GANYAN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大固本镇的做法,可以说是对中央政策的创造性贯彻落实。

脱贫攻坚,离不开“最先一公里”的顶层设计,但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的真抓实干。在基层,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身处一线的干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把中央的政策具体化、本地化,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正如大固本镇,将资金“聚沙成塔”,开辟出一条扶贫“大路”。这种善于调研、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