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土地肥力 促进增产增收

铁岭县农民尝到黑土地保护利用甜头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本报讯 记者姜义双报道 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后,平均亩产增加5%;实施水稻留高茬还田,平均亩产增加6%;实施秸秆还田深翻、增施有机肥、粮豆轮作等技术模式,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292%。铁岭县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不仅土地肥力增加,而且粮食增产、种植成本降低。日前,国家、省有关领导及专家深入铁岭县考察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对该县在土地保护利用方面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2015年,铁岭县被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列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县,承担2015年至2017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以下简称“黑土地项目”),每年下达黑土地保护综合措施任务面积0.67万公顷。铁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将黑土地项目纳入县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下发文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

在省、市专家组及技术依托单位——沈阳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铁岭县总结提炼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4个黑土地项目技术模式: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粮豆轮作培肥技术模式、增施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和堆沤有机肥)技术模式和新产品新技术推广(高效缓释肥和生物炭基肥应用)技术模式。

为使黑土地项目技术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铁岭县每年都结合各类技术模式建立10个示范区,示范区面积达4000公顷。在每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建立一个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做到“四有”:有包片指导专家、有科技示范户、有示范对比田、有醒目标示牌。在项目区域内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在关键农时季节召开现场会,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每年举办黑土地保护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合作社社员。

经过3年的努力,铁岭县累计完成玉米秸秆还田0.74万公顷,水稻留高茬还田0.84万公顷,大豆秸秆还田0.15万公顷,粮豆轮作种植大豆0.41万公顷,增施有机肥0.87万公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黑土地项目,铁岭县不仅实现了粮食增产,而且通过引导农民转变施肥观念,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商品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化肥施用量,降低了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地下水污染,减少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另外,通过实施黑土地项目,加大了对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农民对提高耕地质量的认识,对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