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砥砺奋进 新时代振兴力量•锦州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22日

聚力“8+3”重点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过聚力“8+3”重点产业,构建“2+1”(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凌海市)沿海发展新格局,坚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助推锦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全速推进。锦州石化公司年产25万吨烷基化等项目已建成投产,天工半导体等7个省“双百攻坚”重点项目和京东管业100万吨球墨铸管等重大项目开(复)工。特别是东旭锦州光电产业园和锦州六佳薄膜发电产业园两个累计投资超300亿元的大项目今年签约落地建设。目前,锦州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达134个。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加快滨海、松山两个先导区创新发展和凌海市“转身向海”开放发展,构筑“2+1”两区一市海陆结合、三箭齐发、率先发展新格局,打造引领锦州振兴发展新引擎。

“飞地经济”加快发展。在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设立“飞地园区”,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飞地项目”38个,总投资306.4亿元。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今年已累计减轻企业缴费负担6584.8万元。重点培育支持了117户“小升规”企业和16户“规升巨”企业。

六大工程提升文化品位

锦州市坚持文化立城、文化立业、文化立人,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实现了“月有节日,周有演出,市有品牌,县有特色”的目标。

实施全民文化素质提升、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把发展文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资源投向基层,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文化阵地格局,采取“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目前已实现村文化活动室和1000平方米至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相应文化体育设施的全覆盖。锦州文化艺术中心今年10月预计投入使用。每年依托锦州大讲堂等开展公益性讲座辅导培训百余场,全民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脱贫摘帽实现新突破

锦州市通过落实“一户一策”构建和完善了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在政策供给、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推进脱贫进度明显加快。

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扶贫企业+贫困户” “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实施了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项目207个,直接带动近万名贫困人口增收。以义县为例,2016年义县有151个贫困村,20213户、52769名贫困人口。如今,义县还剩下贫困人口2051人、18个贫困村,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为了断掉脱贫后又因病返贫的“回头路”, 锦州市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医疗保障扶贫政策。其中包括保证贫困人口参保,随时办理参保手续,不设待遇等待期;对患有10种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使用基本药物医疗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优先诊疗并且零自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出院时不需要个人结算,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保险公司办理结算等。

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

锦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改善和保障民生,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断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锦凌水库建成蓄水,锦州湾机场顺利通航,“三城联创、三河共治、三山共建、两环一带”建设不断推进,女儿河(王宝山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有序推进。

重拳整治择校问题,对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的负责人及当事人,依据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完成《锦州市主城区教育布局规划》,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依托和引进国际、国内优质医疗资源,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医院和临床重点专科,提升医疗服务惠民便民水平。通过“三医联动”将医改推向纵深,实现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