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助力葫芦岛打赢防台防汛硬仗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16日

本报讯 记者翟新群 费灵雨报道 8月12日,在葫芦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点击大屏幕险工险段等9个选项中的水库信息项,再点开绥中县大风口水库子项,库水位、库容等情况清晰显示,实时传输的泄洪视频更是令人震撼。

“全市170多个气象监测点的降雨量,这里都能实时反映。对降雨量超过30毫米的乡镇村屯,我们马上进行点对点调度。” 指挥部负责人对记者说。借力这个全省领先的防汛抗旱云平台大数据系统,葫芦岛市以智慧高效的管理指挥,战胜了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全市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大、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破坏力最大的风雨灾害,实现了“无人员伤亡、无重大灾情”。

在做群众转移工作时,葫芦岛市对转移区域、地段、人数实现了依据降雨量多少的分段精准识别,比如降雨100毫米时转移2624人,降雨150毫米时转移4267人,此举保证了1万多名群众稳妥转移。其背后依据来自上半年全市历时3个月,逐个乡村、社区统计出来的《葫芦岛市防汛精准转移人员情况汇总表》,所有转移群众的相关信息明确在列。

葫芦岛市还主动查找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加大了防汛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编制了《葫芦岛市防汛应急工作手册》,把全市防汛力量分成20个专业职能组,每个组的职责都详细列出;梳理了所有启动预案,明确相关工作内容。“原来是盲人摸象,现在是精细管理。拿着小册子,只需5分钟,灾害怎么防,人员怎么派遣,外行都能知道怎么做,打通了防汛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情况了然于胸,保证了防汛工作的高效和有的放矢。在主汛期到来之前,葫芦岛对全市70座尾矿库和采煤沉陷区、39处河道险工险段、405处低洼地、612座漫水桥、92处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了3次以上的巡查,及早整改了发现的问题,保证了这些危险点安然度汛。

相关报道详见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