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票市大板镇波台沟村

这里有古朴石屋还有动人传说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11日

本报记者 王臻青

大板皮影雕刻。本报记者 王臻青 摄

康家屯石城遗址发掘现场。

波台沟村位置图。

村里随处可见石墙。本报记者 王臻青 摄

房檐下的花卉图案石雕。本报记者 王臻青 摄

村中的古石碾。本报记者 王臻青 摄

村外的湿地。本报记者 王臻青 摄

核心 提示

以石屋民居闻名的北票市大板镇波台沟村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大凌河畔,石板路、石墙、石屋、古石碾……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来说,这些石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但它却是辽西传统村落珍贵的记忆。伴随着这些记忆的还有民间传说。如今,这些民间文学已经编辑出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朝阳北票市大板镇波台沟村

1912年,归属热河省热东区朝阳知县大板村公所。

1933年,归属朝阳县。

1940年,归属土默特中旗。

1945年,归属北票县。

1956年,归属锦州专区北票县大板乡。

1961年,归属北票县大板人民公社。

1983年,归属北票县大板乡。

1986年至今,更名为朝阳北票市大板镇波台沟村。全村共573户943人。村里生产以农业、畜牧业为主,村中以郝、冯两姓为主。

康家屯石城遗址

波台沟村有闻名全国的石城遗址——康家屯石城遗址,曾被列为1998年全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北票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李秀华告诉记者,这是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

该城址分为三个使用时期。其中第二期遗存保存较好。根据建筑布局,城内分成8区,各区有院墙、隔墙、道路、房址、石筑穴、石函等建筑遗迹。院墙、隔墙均采用石板压缝,泥口垒砌,有宽墙、窄墙、弧墙、直墙之分,将城内分隔成若干院区、院落。院墙砌有院门和排水洞。遗址共清理房址49座,分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房址墙壁采用青石板垒砌,有的用土坯垒砌。

康家屯石城遗址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处于青铜器时代。

波台沟村 流行大板皮影戏

“五分面里千台戏,一束光前几代娃。”皮影戏自明末清初传入北票,至今有400多年历史。北票地区民间广泛流传的皮影戏是我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大板皮影戏在北票皮影戏中具有典型性,大板皮影戏的唱腔与皮影雕刻艺术不同于河北的滦州皮影戏,也有别于辽南皮影戏。大板皮影戏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辽西地域文化特色。大板皮影戏唱腔更加粗犷豪放,几乎不用假嗓唱戏。如果将辽南皮影戏比作“婉约派”,北票大板皮影戏就是“豪放派”。辽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大板皮影戏独具魅力。大板皮影戏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曲调流畅优美,唱词道白使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

大板皮影戏是波台沟村村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同时,唱皮影戏也是表达人们期盼丰收、平安等美好愿望的重要形式。经过历代皮影艺人的长期艺术实践,大板皮影戏的操纵表演方式已形成一套艺术化和舞蹈化的规范程式。“长靠”(武生角色的一种,穿厚底靴)、“短打”(武生角色的一种,穿薄底靴)等皆是大板皮影戏的行当。大板皮影戏能够淋漓尽致地抒发人物情感。当地的皮影艺人多才多艺,吹拉弹唱、雕刻彩绘样样精通。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波台沟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地还成立了家庭皮影戏班,不仅在波台沟村演出,还活跃于北票、朝阳、阜新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巡回演出。

村里有个柳石匠

北票市大板镇波台沟村位于北票南部群山环抱的大凌河南岸。步入村中,青石随处可见,青石路、围墙、青石屋……村民宅院墙角处以及村口的拐角处还堆砌着大量尚未使用的石材。村落中,就地取材筑建的青石屋民居是当地的典型传统建筑。石磨坊、古井、关帝庙、古树,与石屋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不远处,大冠山、小冠山、母子山、朝山、砂山环绕左右,这里别具塞外山水之美。这种布局体现出古人“负阴抱阳,金带环抱”的理想人居理念。

记者注意到,这个传统村落注重整体规划,选址巧妙。村落借助山水格局,处于山环水抱的中央,依坡地地势,形成若干个村民聚居区。村落的大部分民居都保留了传统风格、地域特色——囤顶、石墙,古朴,有质感,体现着村民的勤劳和智慧。

波台沟村盛产石材,村内古老的石碾就是见证。

在北票市委宣传部、城乡规划局、北票市文化局、大板镇政府的协助下,记者由北向南走进波台沟村。一进村口就见到一个石磨坊,由青石建造的磨坊没有任何雕饰。在这个宽敞的磨坊中央,巨大的石碾赫然入目。大板镇副镇长杜佳琦告诉记者,这个古石碾目前仍在使用,一直都是村里公用的石碾,体现了这一传统生产方式的活态延续。也许是当地青石坚固耐用,或许是村民爱惜石碾,这个古老的石碾磨损程度并不严重。历经岁月磨砺,石碾的面貌虽然没有多大改变,但使用方式却不同了。村民们告诉记者,拉石碾的不是毛驴,也不是电机,而是摩托车。

村里的很多老人都是手艺精湛的石匠。79岁的村民柳树彬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告诉记者,自家的房屋就是自己设计,亲戚们帮忙施工建造的。“村里许多房子都是我建的。”柳树彬向记者讲起了建房工序:“建筑石屋包括出垛、戳厢、压带、站板、挑檐、花砖这一系列工序。”

记者注意到柳树彬家囤顶屋檐下面的墀头上雕刻着一朵如意状的云朵。柳树彬说:“我以前经常雕刻的图案有菱形、套环、云朵、花草,石雕题材非常丰富。”记者细看,石雕的雕工细腻,造型生动,有阳刻、阴刻手法,这高超的手艺为房屋增加了乡土文化气息。柳树彬说:“房主通常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建议石匠在屋外墙体上雕刻图案。现在石料贵了,石雕手工费也不低。由于费工费料,很多村民新建的民居已不再选择用石雕装饰住宅了,这门手艺,要失传了。”

当地的传统建筑采用抬梁式木结构,石墙承重、围合。用碎石或土坯垒横墙和后檐墙,横墙顶上立不等高的短柱,自然弯曲的梁木架设在短柱上。梁上架檩,多为原木,檩上铺椽,椽上再铺芦苇席,最上面糊泥,形成弧形囤顶。也有硬山架檩或在檩上直接铺芦苇席的。传统民居建筑椽头多涂为天蓝色,墀头等部位石雕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民间故事留存珍贵的乡土记忆

2008年,北票民间故事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已出版《北票民间文学》两辑,共计60万字。在波台沟村,仍有许多老人善于讲民间故事。

《大板镇由来的传说》在当地人人皆知。

在很早以前,大板这个地方没有名字,只有几户人家居住。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天,天刚蒙蒙亮,外面忽然起了大雾,对面看不见人影。这时恰巧有一个起早做生意的人骑着毛驴来到了这里。雾影里,他看见有一处集市,非常热闹。他便朝集市走去。这个集市很大,中间是一条宽敞的大街,两旁店铺、饭庄应有尽有。再往前走,他看见一家杂货铺,他想要进去看看,可是,手里牵着的这头毛驴没处拴,他很着急。这时,他一抬头,看见杂货铺的门前横放着一块大木板。这木板一尺来厚,三尺多宽,一丈多长。他弯下腰,双手抓着大板的一头用力搬了起来,然后用脚把缰绳踢到大板的下面,再放下大板,把缰绳压得结结实实。他用力拽了几下,也没拽动,这才放心地朝铺里走去。

他到店铺里一看,店里什么货都有,他又想到别的店铺去看看,当他转身走出屋时,发现街上的行人一个也没了,自己是站在一片空地上,四周白茫茫的全是雾。他又奇怪又害怕,刚要转身走,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毛驴。他来到拴驴的地方一看,毛驴还站在原来的地方,缰绳还是压在大板的下面。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他所看到的一切全没了,只有这块大板依然横着放在那儿。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的人们都知道了,大家觉得很奇怪,都来看这块大板。这时,一个老头说:“这块大板的来历确实奇怪,正好咱们这儿还没有名字,我看就叫大板吧!”

李秀华告诉记者,北票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民间文学至今仍以活态方式传承,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北票地区的历史文化,成为研究当地民俗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北票民间文学体现出汉族、蒙古族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鲜明特色。这些传说故事具有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叙事流畅自然等特点。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民间文学作品,多是以家族为轴线传承下来的,而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民间文学作品多带有社会传承的特点。

当地村民为记者讲了《窟窿山的传说》故事。

在波台沟村附近有两座高山叫窟窿山。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三个太阳,晒得植物枯萎、江河干涸、寸草不生,人和动物无法生存。玉皇大帝就派二郎神捉拿太阳。二郎神就用扁担挑起两座大山担在肩上,并用赶山鞭赶着一群小山。历经种种磨难,最后他捉住了两个太阳,他将两个太阳分别压在两座大山之下。

两座大山远看像鹰头,高耸的山顶上各有一个巨大的洞,直径高达两米,远远望去像鹰的眼睛,酷似雄鹰睁大双眼守望此地。两座窟窿山遥相守望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在两座窟窿山之间,还有一座比这两座山海拔略低的山丘被称作“扁担山”,相传这就是挑起两座窟窿山的“扁担”。此景堪称塞外一景,当地人颇引以为傲。

闻名世界的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

在波台沟村附近,有闻名世界的北票四合屯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

四合屯国家级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动物化石共有6门、14纲、20类,动物化石除鸟类外,还有爬行类、鱼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双壳类和腹足类,此外还有蛋及足印类化石,共3门、8纲、46属、83种。

保护区内的植物化石从蕨类植物到高等的被子植物共2门、3亚门、6纲。还有分类位置不明的硅化木、种子及孢子花粉化石等。

地球上第一只鸟在这里起飞,第一朵花在这里绽放。随着中华龙鸟、辽宁古果、世界第一观赏石木化玉等化石的发现,世界的目光聚集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北票的化石种类之多、遗存之精美、科研价值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2000年世界古鸟类大会把北票作为会议必须参观的地点。外国专家称:“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在如此关键的时间,保存如此完好、如此多的化石群落。”北票被公认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被誉为“坐落在化石上的城市”。

记者手记

采访车行驶在百转千回的辽西丘陵小路上,茂密的植被飞快地向后闪退,而路的尽头便是被称作“石屋村”的波台沟村。远远望去,那些乡间民居仿佛头上戴着弧形礼帽。走近细瞧,一排排年代久远的石屋民居古朴端庄。

天气炎热,很多人在村口大树下纳凉。有些人在悠闲地聊天,还有些人在缝补扭秧歌用的道具——红艳艳的绸扇子。记者与其中一位大妈聊天,她问记者会扭秧歌吗?见我摇头,她开朗地笑起来,大声说道:“晚上你到我们村口的广场上,我们教你扭秧歌吧!”波台沟秧歌远近闻名,具有辽西秧歌特征——热烈、喜庆、夸张。

村中每家每户养殖的不是牛羊,而是驴。乍一进村,见到圈中之驴不安地跳跃往复,村民说这是因为村里的驴子从未见过我手中银色的遮阳伞。于是我立刻收起伞来,毛驴便温顺了许多。在高铁开通之前,此地更显偏远,访客极少。村庄静谧,古朴的石屋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绿树之中,颇有点儿世外桃源的感觉。无论是石墙上雕刻精美的云头,还是石屋里粗犷沉重的石磨,历史,仿佛在这里悄然停驻。静谧并令人享受着。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