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哪吒”唤醒的童年记忆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09日

高 爽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即将闯过30亿元大关,真是令人欣喜的好成绩。家里几个年轻孩子评价,因为“哪吒”的出现,今年的暑期档的国产动画片第一次真正好过进口动画片。

虽然之前也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赢得了高口碑,但在这些被漫威、迪士尼和宫崎骏喂养大的孩子们的眼里,这种叫好更带有鼓励的性质——“国产动画做成这样,也算不错了”。而这一次“哪吒”的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上和视觉效果上的进步,而是成功实现了观念的输出,让观众在心灵层面上受到了触动。这些天里,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微博或朋友圈里,总能看到有年轻朋友在谈论着“我命由我不由天”,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将近20年前读《悟空传》时,那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所带来的震撼。

今年暑期档动画电影一个重要的话题是怀旧。孩子们去看《千与千寻》和《狮子王》,理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重温童年记忆。而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受宠若惊的地方是,他们讨论《千与千寻》的时候,是自动把我屏蔽掉的,因为这份回忆跟我没啥关系,而说到了“哪吒”却不同,他们会主动跟我说:“你知道吗?片子里,敖丙没有被扒皮抽筋,他和哪吒从小是好朋友呢。”所以,不要总是抱怨孩子们不愿意跟家长沟通,能够找到共同的话题,他们也是挺开心的。还真要感谢这部电影,让我和孩子可以一起重温童年记忆。

其实,哪吒又何止是我们两代人的童年记忆呢,它应该是所有中国人或者说世界上所有华人的童年记忆吧?

我们一直都在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藏,这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做了一次最新的注解。从老故事里脱胎出来的新哪吒,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我们的经典中,还有多少可以被重读、被重新解释、被赋予全新意义的好东西啊。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木兰从军……这些陪伴着全体中国人长大的神话和传说,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用这些“老故事”去承载新观念、新创意,一定能极大地唤醒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

新版哪吒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文艺创作者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创新的结果,是艺术创作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不断累积的结果,是文化自信与文化积累达到临界点的一次爆发。这些年来,源于老故事的艺术作品并不少见。动画片《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如此,戏剧舞台、影视剧里的例子更多,它们一再证明:对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题材进行挖掘和创新,是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创产业发展“内涵”的有效途径。

当然,“哪吒”的成功还只是个开头,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对《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进行改编时,曾经有过应不应该忠实于原著的讨论,而现在,可能要讨论另外一个问题了:对神话传说和古代故事,可不可以做颠覆性的改变?没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忠实”与“颠覆”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可能还在于对传统、对文化、对时代的解读有多深,对当下观众的心理诉求把握有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