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己过才能利人利己

辽宁日报 2019年08月09日

丛焕宇

7月25日,一辆奔驰车与一辆尼桑车在沈阳街头相撞,两车均受损严重。事故发生后,奔驰车车主徐女士顾不上查看车损,赶紧对吓得不轻的尼桑车女司机佟女士好言安慰。情绪平复的佟女士担心年长的徐女士身体有恙,执意要带其去医院检查。这温情的一幕,如酷暑中的一缕清风,迅速化解了矛盾,并赢得了无数点赞。

现如今,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路上行车发生剐碰现象时有发生,每当这时,常见的景象是:司机或出于爱车心切,或因贻误了行程,总是将对方的责任尽可能放大。如果事故责任非常清楚还好说,倘若责任判定存在模糊地带,随之而来的极可能是一番争执,甚至变成冲突。正因如此,在“路怒”不是个别现象的背景下,沈阳街头这场两车相撞事故的温情解决方式,让人们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和畅,如饮甘泉的快意。人们在为两位女士的行为点赞的同时,也毫不吝啬地表达了溢美之词,称赞两位女士是文明交通的践行者、道德风尚的传播者。由此可见,崇尚文明交通,争做文明市民,是普遍根植于民众内心的正能量,是能够感染他人的精神力量,只要积小流,便能成江海。

我们该如何化解矛盾,与文明同行?想必这个温情的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有意义的思索:遇到问题时,不妨换个角度来解决,像事故中的两位女士那样,先问己过,而非损人利己。也就是说,要学会并习惯于反求诸己,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孟子·离娄上》的一段话就阐明了反求诸己的道理和益处:“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直白地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要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位。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信服,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事实上,反求诸己不仅适用于处理马路上的磕磕碰碰,也同样适用于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