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当前,辽宁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迫切需要。要做好这项工作,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同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强化政治引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成效,要通过凝聚民心来体现和反映。培育良好社会心态是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政治引领;是民心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过程中,要站稳群众立场,了解人们的心理、心结、“心病”,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把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同解决民生问题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耐心解释,力求做到既满足多数人的共同愿望,又满足少数人的合理诉求,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同坚定“四个自信”结合起来,强化思想引领。始终坚持“培根铸魂”。不良社会心态是“心病”,要用“心药”来医治。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就会迷失方向。离开“四个自信”,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就会失去前提和基础。
坚定“四个自信”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认知前提和精神支撑。培育良好社会心态,重要内容就是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更加自觉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信仰信念信心浓缩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同心同德向前进的共同理想信念支撑。
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为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强化价值引领。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坚持用良法善治滋养良好社会心态,引领美好生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对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依法惩处,保证人们公平享有发展成果。对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坚决打击,保障人们在法治、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安居乐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治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守法的文化环境。用良法善治引领风尚,引导人们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对待他人,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遵循心理建设规律,强化文化引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必由之路和内在要求。要利用新技术、新条件和新文化形式加强社会心态培育,在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文学艺术等方面,融入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相关内容。
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人,要有情怀、有理论素养、有人格魅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实,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同样必须遵循这六点要求。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人,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工作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的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准确把握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稳定人民群众的心理预期。第二,健全社会心理的辅导机制。加强社会成员的心理引导,完善心理咨询网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群体与社会,把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的志愿服务机制。吸收来自学校、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人才作为志愿者,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社会心理疏导工作健康发展。第四,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的宣传机制。逐步完善政策发布、解释和引导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引导,增强全社会信心,营造友好互信、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第五,改进社会心理的服务管理机制。突出党的领导在良好社会心态培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心理咨询行业良性发展。
把线下良好社会心态培育同线上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结合起来,守正创新。作为社会心态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正在成为公众表达的主要途径,其表达情感方式往往能反映出较为真实的社会心态。
线上线下要联动,形成合力。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良好社会心态培育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要释放“互联网+”在良好社会心态培育方面的新动力。克服数据管理“小农意识”,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学习运用大数据思维,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对网上负面舆论和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干预、同步加强引导。净化网上舆论生态,帮助公众树立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
总之,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良好社会心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作者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