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的深刻内涵

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09日

韩喜平

核心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强起来”的时代任务,面对“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实践指向,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守初心、担使命”就是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思想上筑牢防线,时刻警钟长鸣,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找差距、抓落实”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发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有着鲜明特征。

历史回望与未来需求相呼应

回望历史才能明确初心,畅想未来才能勇担使命。回望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可以看出,既是一部受难史,更是一部奋斗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压迫使国家与民族陷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积贫积弱的深重苦难。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自成立之日起,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曙光。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向前走,就越要勿忘初心,越要坚定理想信念,越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只要每个共产党人都能够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始终坚定人民立场,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将革命精神一以贯之,中国梦就终将成为现实。

理想激励与现实审视相统一

要做到坚守初心就一定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初心是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是每个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激励党不断前行的原动力。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就必须领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可以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脱离了现实基础的理想信念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最终沦为空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开拓前行,在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然而,“备预不虞,为国常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身处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新时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依旧十分严峻。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四种危险”,这就需要全党同志具有清醒的战略认知、保持战略定力,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还应继承先辈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勇担使命,做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理论武装与行动落实相一致

理想和使命的实现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完成,而行动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引。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一个成熟政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领导人民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攻克重重难关的思想武器。当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八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切实贯彻“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就是要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党员干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落实到每一个行动当中。然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仍然停留在表面,理论武装与行动落实之间仍有脱节。只有经历过深层次的磨炼,才能从更深更实的层面形成对理论的认识和领悟,从而在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的基础上,掌握通过理论学习科学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因此,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党员干部应做到“找差距、抓落实”,能够严格按照“四个对照”的标准经常自省,要学会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找到存在差距的关键之处,分析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深挖根源,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改进方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思想建设与方法创新相配合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落实是思想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党的思想建设是稳固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掸去思想之灰、淬炼理想之火的重要措施。“欲事立,须是心立”。党员干部只有从思想上认同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工作中。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法就是要培养党员干部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创新思维增活力、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底线思维定边界的能力;就是要树立鲜明的问题导向,培养党员干部的问题意识,瞄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形成并强化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就是要培养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党员干部受教育与人民群众得实惠相结合

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牢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党员干部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守初心”;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担使命”;只有增强自我革命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找差距”;只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抓落实”。然而,现实中某些党员干部被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蒙蔽了理智,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生存法则”,却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哲理。因此,要将群众意识作为党员干部受教育的核心内容,不仅要在思想上做到将群众的需求时刻放在心间,而且要将满足群众需求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检验党员干部的工作成效,一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二要看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三要看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内容应同破解人民急需解决的问题相统一。要督促党员干部深入研究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做到知行合一,就要提高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性,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贯穿到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中。要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基础上,明确政治规矩,规范政治纪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政德的培养,在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其清正廉洁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

回望历史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永葆初心,这是建设伟大事业的起点。仰望星空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明确建设伟大事业的具体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做好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作者系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