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嘉士伯集团主席弗莱明·贝森巴赫:尊敬的李总理,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上午精彩的致辞。我是来自大学的代表,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有良好的合作。我一直感叹中国政府对教育和研发投入大量资金,也相信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是最佳的方式,能让我们去应对今天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和生态多样性的挑战。我有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国政府正在逐步落实进一步减税降费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以推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日趋不利,中国政府是否会出台更多措施帮助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第二个问题是,中国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释放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潜力?
李克强:很高兴在这里见到来自大学的教授,我认为达沃斯论坛既是经济论坛,是商界朋友的聚会,也是学界人士参与的重要论坛。这样就可以显示这个论坛既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
现在世界经济增长在放缓,保护主义在抬头,中国经济也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它比较直接的体现是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乃至于有些企业的生存产生影响,所以这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的。
对经济发展来说,特别是对决策者来说,首要关注的还是就业,而中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撑了中国80%以上的就业。他们是支撑中国就业的主要力量,他们创造的经济总量也占到60%以上,所以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考虑到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在今年年初就出台了普惠性减税的措施,对中小企业,这里面主要是民营企业进行减税两千亿元人民币。此后,今年5月1日,我们对各类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采取减税的措施,全年总量是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大量的中小企业会从中受益。现在要把这个举措坚决兑现。
但是我们也发现,仅靠财政政策是不够的。现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还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且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都高于大企业,甚至是明显高于大企业。所以我们要采取措施,把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降下来,而且要明显降下来。我们今年向降一个百分点的方向努力。
考虑到今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我们已经做了预判,所以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可以说当前财政方面减税的力度是空前的,而且这个措施是最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我们在保持稳健的过程当中也注意适时适度地微调,应该说现在货币供应量总体上是合理充裕的,问题是在于怎么样通过有效的传导措施,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到今年年底确实感觉到实际利率明显下降了。
从宏观政策讲,我们有加大定向降准力度的工具,会适时运用。我们也还有融资的其他方面的工具,定向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要把这些政策举措能够有效地传导到企业身上。刚才你们问了很多问题,中国的理念是明确的,将坚持改革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但是,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你们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并不否认,也会积极努力去解决,包括提到的民营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我相信,困难在出现过程当中,只要正视它,不断解决它,经济的基本面就一定会保持向好,当然挑战从来都是难以避免的。
我同意你刚才所说,发展教育是基础。中国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近14亿人的大市场,但是中国的发展韧性还在于现在有一亿七千万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劳动力。如果我们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在现在10.5年的水平上再提高1到2年,如果我们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训练的劳动力超过2亿乃至3亿,我相信它的创造力是难以估量的,它提供的市场潜力更是巨大的。中外企业的竞争会更加公平,各国之间互为发展的机遇。谢谢。
施瓦布:非常感谢李总理阁下,您知道在座有很多都是工商界的领袖,他们理解管理一个公司的难处,我想请他们想象一下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考虑到对社会和就业的影响,考虑到对14亿人口的责任,这是多么艰巨的一项任务。而且在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逆风,可能会遇到全球环境颠覆性的突发事件、没有想象到的事件。但是在您今天上午的讲话和您刚才对5个问题细致的回答当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经济有强有力的领导力,也有着一幅非常细致的路线图。我们对中国的未来也有信心,我们愿对您和中国政府在未来去承担充满挑战、但是极具重要意义的推动中国发展重要任务上给予更大力的支持和良好的祝愿。
李克强:谢谢施瓦布先生,也欢迎在场的外国朋友们,不管是商界的还是学界的,能够更深入地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我们乐观地面向未来,但正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包容发展,互利共赢,为了中国,也为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