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奉献托起明天的希望

——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综述
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04日

本报记者 侯永锋

1996年从某集团军副政委岗位退休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上,作报告数千场,听众达几十万人次。这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将军爷爷”的人,就是大连市沙河口区老战士报告团团长李光祥。

退居二线20年来,她带领丹东市振安区爱心关爱团,累计开展献爱心活动1000多次,提供志愿服务1万多人次,资助贫困学生1370名,用大爱浇灌孩子的心田。她就是被称为“爱心包奶奶”的丹东市振安区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包华。

……

“明知夕阳晚,奉献争朝夕。” 在全省各地,像李光祥、包华这样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共计40万人,他们“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长年活跃在学校、机关、社区、村屯、企业,用高尚人格影响青少年,用无私奉献关爱青少年,倾力倾情呵护青少年成长。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省关工委成立30年来,各级关工委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奋力书写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辽宁篇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遍布全省的3.4万个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一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围绕大局,发挥优势,守正创新,努力开创我省关心下一代事业新局面。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以真实生动、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去教育、引导、激励青少年。多年来,我省各级关工委一直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旋律”来抓,正确引导广大青少年度过人生的“拔节孕穗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年一个主题,开展“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树理想”、“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两史”(党史、国史)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三家”(家庭、家教、家风)等主题教育活动,编印《红色图书》系列读本,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

今年,结合学雷锋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关工委启动了“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为打造新时代全国学雷锋高地作贡献”和“讲好千场生动中国故事,推出百部精彩辽宁篇章”主题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更加富有成效。

(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