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法名家鲜于枢罕见真迹充满激情——

拜望南宋名臣方逢辰时挥毫创作

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04日

明代书法家邢侗题写的跋文。

鲜于枢题写的后记中,提到了方逢辰。

手卷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飞白,图中字为“故人晚得此”。

诗卷首部缺失。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局部)。

本报记者 郭 平

核心提示

在元代,鲜于枢的书法水平同赵孟頫相比不相上下,但从后世影响看,鲜于枢要显得落寞许多,这当中有多种原因,传世作品稀少是其中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辽宁省博物馆珍藏有鲜于枢代表作品——《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鲜于枢将600多字的诗文挥洒在十余米的长卷上,书法恣肆洒脱,令人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件珍贵文物,它还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一位南宋名臣——方逢辰。

“髯公”挥毫写大字

采访中,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董宝厚告诉记者:“书画类文物的装裱有很多专业术语,像包首、前隔水、副隔水等,其实就是装裱在书画前面的纸或绢,用来隔潮防湿,保护书画。”

董宝厚在电脑上点开国家一级文物《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的一组图片,其中一幅是书心的首部。“通常手卷的首部容易受损。这部珍贵手卷在流传过程中,卷首缺失了几个字,非常可惜。”董宝厚说。

《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有十余米长,由8张纸拼接而成。时值壮年的鲜于枢(1246-1302年)挥毫泼墨,采用他非常精熟的行草书技法,抄录了王安石的4首诗作,共有600多字,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在50厘米的幅宽上,纵向仅仅容下七八个字,后世书法名家往往会被其宏大气势所感染。

鲜于枢的官职一直不高,或许因此,《元史》没有记载。到了清末,学者柯劭忞(mín)编著《新元史》时才为其立传,其中记有:“偶适野,见二人挽车行泥淖中,遂悟书法。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与赵孟頫齐名,终元世,学者不出此两家。或言孟頫妒其书,重价购而毁之,故传世不多云。”

这故事是说,鲜于枢看到两个人在泥泞的道路上拉车,猛然领悟了书法的真谛。他经常在喝酒后吟诗写字,与赵孟頫(1254-1322年)齐名,在元代,书法没有超过他们二人的。

这段传记还爆出一个大“新闻”:有传言说,赵孟頫嫉妒鲜于枢的书法,经常花大价钱收购回来,再把它毁掉,所以他的传世作品不多。

董宝厚说:“鲜于枢可能教过赵孟頫书法,赵孟頫会不会将他的作品毁掉,现在没有可靠依据,不过鲜于枢传世作品数量与其书法盛名不相称却是个明显的事实。”

1989年,杭州市的环卫工人在苗圃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座元代墓葬,考古人员随后对墓葬进行了清理,确认这是鲜于枢墓。墓中出土了两方铜印,印文均为白文篆体。一方环钮,印文为“鲜于枢伯机父”,另一方狮形钮,印文为“伯机印章”。

在《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书心结尾,有一个白文长方印纹“伯机印章”,就是那枚狮形钮铜印钤上去的。

当然,这幅手卷为鲜于枢真迹是经过鉴赏家认定的,因为题款清晰、准确,印章无误,同样还与书法风格吻合。董宝厚提醒记者仔细观察这幅书法作品的笔迹,说:“这些笔画中的飞白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作假的。”

所谓飞白,是指笔画中的丝丝露白,是在运笔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由于正史只有200字,关于鲜于枢的纪事,史学家多从当年亲朋故旧留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汇总而来。

鲜于枢是北方汉人,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气。他身材魁梧,胡须浓重,朋友们称其为“髯公”。元代诗人柳贯说他“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饮酒诸诗,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

鲜于枢的仕途一直不顺,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鲜于枢先后辗转于汴梁、扬州、杭州、金华等地,担任一些中下级官职。有关资料记载,他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曾三次去官或遭贬。37岁后,鲜于枢定居杭州,称自己的书斋为“困学之斋”,因此他又号“困学山民”。就在这一年,他见到了他最敬重的人——方逢辰。

宋理宗题诗赠名

董宝厚说:“从有关记述中,我们知道鲜于枢性情豪放,饮酒遇友,往往能够激发他的创作热情,书写出气势宏大的作品。”

有后人评述《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认为这幅作品创作于鲜于枢壮年时期,所以笔力雄劲,气脉充足。

鲜于枢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如此激情四射地写了洋洋洒洒600多个大字,而且前后连贯,一气呵成,自始至终,没有一处懈怠用笔?

现在看,答案就在文物上面。

在抄录王安石的四首诗后,鲜于枢写道:“至元辛卯二月八日,过君锡真味堂,出纸命书,遂为书此。君锡书法得前人之正,又所收秘笈在诸家法帖上,亦须拙笔,亦爱忘其丑之意耶。鲜于枢记。”

这段话的意思是,至元辛卯年即公元1291年,在这一年的农历二月初八,鲜于枢拜访了真味堂,主人方君锡拿出纸来要他写字,所以他就写了。这位方君锡的书法受到前人指点,还收录了很多字帖,自己只好献丑,也顾不及水平不行了。

那么这位方君锡是谁?他为什么会让鲜于枢如此激动?

其实在宋元之际的历史人物当中,这位方君锡不仅令鲜于枢激动,连后世的名家也为之感慨。《四库全书》中收录了他的作品集《蛟峰文集》,在文章的提要中,记者查到这样的话:“至正间,修宋史有司不得其事状,故不为立传……盖散佚之余区区搜辑而成,故不免识小而遗其大矣!”

意思是说,元代修宋史时,有关人员居然没有收集到他的材料,就没有为他立传……现在收集到的只是大量材料缺失后的一小部分,所以只是记下小事,重要的都已经缺失了。《四库全书》的编著者深感方君锡事迹的缺失是一大遗憾。

这位方君锡就是南宋名臣方逢辰,原名梦魁,字君锡,历南宋后期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他参加乡试进入首选,第二年参加省试,获得第一名,同年被选为进士第一,中了状元。

宋理宗被方君锡的才学打动,还作诗一首《闻喜宴诗赐状元方逢辰》,诗的内容是:“肆予临御九宾兴,蔼蔼盈庭俊乂升。喜赖谠言调八事,欲垂景运进三登。摅忠社稷惟名节,济用邦家必器能。丰芑涵濡盛今日,勉思德意共钦承。”诗的大意是在宾朋云集的美好时刻,祝贺你凭着才学取得好成绩,希望不负众望,尽心报效国家。由这首诗,方梦魁感戴君恩,改名方逢辰。

宋理宗是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执政前期,立志中兴,整顿吏制,并且成功联蒙灭金,取得一定成就,然而执政后期,沉迷酒色,任用奸臣,为南宋灭亡种下祸根。

当然,方逢辰确实不负所望,现存史料中记有他为政的残存纪事,很有代表性。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方逢辰以秘阁修撰的职务提点江东刑狱,当时信州军队发生骚乱,乱卒光天化日下拿着兵器行凶,满城百姓惶惶不安。方逢辰听说后,立即取道赶赴那里,属下劝他不要进城,偃旗息鼓,一走了事。《蛟峰文集》中记载:“公付之一笑,到城下,即日单骑入州决狱,一城肃然。”此后,他选派精干人员秘密调查,把制造混乱的兵士逐个记录,再秘密调集精兵抓获闹事的头目,并将乱卒一网打尽,一举平定兵乱。

史载:“公断狱如神,两造在庭戒吏勿挟持,虽田夫樵竖必引至案前,曲尽其情,每事如此行之不倦,故一路无冤民,盗贼屏迹。”讲的是方逢辰断案准确,多次告诫差人不要恐吓百姓,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一定让他近前,把案情讲清楚,从不厌烦,所以一路断案过去,再没有喊冤的百姓,盗贼也不见踪迹。

(辽博供图)

史记

SHIJI

铁骨铮铮方逢辰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南宋名臣方逢辰(1221-1291年)为后人所景仰,不仅仅因为他是南宋高官,还因为他是一位理学名家和敢于直言进谏的诤臣。

虽然方逢辰的奏章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但幸运的是,由宋末资政殿学士文及翁撰写的《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中记录了几则,得以让后人一睹方逢辰的文采和风骨。

当时,方逢辰刚中状元,有两名御史因为得罪了宰相郑清之被撤职,随后就发生了不是雨季却打雷的现象。方逢辰立即上疏:“伏睹御笔,以雷发非时,避殿减膳恤刑,而独无求言一条,天下怪之。以庙堂为监谤,所贵乎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君嗣未定,大臣不能赞之;土木方新,大臣不能争之;货臣聚敛,大臣不能禁之;敌国佯遁,大臣无以备之,颠而不扶,危而不持,则具臣而已矣。闻大臣累疏乞闲,而未可其请,留之益坚,攻之愈众,乃所以招天下之议,非所以爱之也。”

这则奏疏,矛头直指政治昏庸的郑清之,谏言宋理宗不该一直留用他。他说,因为雷出现的不是时候,所以您住偏殿减膳食、减刑罚,但是唯独没有向社会征求意见,天下百姓都非常奇怪。皇帝您堵塞大家的言路,就是为了维护郑清之,他如果依照天道人心服务君主还可以,不能做到就应该让他离去。接下来方逢辰历数郑清之尸位人臣的各种表现,最后表示,您这样想要爱护他,其实是害了他。

史载:“疏上,举朝伟之。”这便是方逢辰《论雷疏》的部分内容。

宝祐元年(1253年),南宋在海州被蒙古军队击败,但是统兵的南宋奸臣贾似道却上表报捷,宋理宗下诏嘉奖。获知这一消息后,方逢辰立即上疏:“海州之事,三尺童子能言之,而帅臣抗章夹辩,以一去恐朝廷,较之杨国忠又甚焉!万世之议,即未暇恤,四邻笑我,何以立国!”

另外,方逢辰还有直指宋理宗不该重用宦官的奏疏:“天下有贫州郡而无贫太守,有贫国家而无贫邸第,南司贫而北司之应奉不贫,百姓贫而缁黄之窟宅不贫,如此类者,不可枚举。至于挟小材以济大贪者,于陛下之近亲有依凭焉,于陛下之宫中有承受焉,于陛下之左右有游誉焉。专伺陛下之好恶喜怒以媒其身,陛下曰某人能,某人廉,或畀麾,或授节,曰:‘吾自除吏也。’而不知西园之谐媚,固有从旁而窃威福者矣。”

这些奏疏至今读起来仍然荡气回肠,有振聋发聩的感觉。

方逢辰在宋朝末年因父丧离职,宋亡之后,元世祖多次派人征召,他坚辞不赴。

1291年,方逢辰年已七旬,而对于时值壮年的鲜于枢来说,方逢辰可是仰慕已久的尊长。现在不清楚《元鲜于枢行书王安石诗卷》中抄录的四首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退居钟山时写下的诗篇,是方逢辰喜爱的诗篇,还是鲜于枢用以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的尊敬,但是饱含的浓情在书法作品中已经明白无误地传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