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内,清宁宫西山墙之侧至今仍保留着高大的砖砌跨海式烟囱。
小莲花村家家户户都有跨海式烟囱。
跨海式烟囱的满语名称是“呼兰”。
跨海式烟囱的局部。
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镇小莲花村家家都是跨海式烟囱,田多文家也不例外。
有炉火的房子就会有烟囱。传统民居的烟囱形制千差万别,其中,辽宁传统民居特有的跨海式烟囱最显“高大上”。跨海式烟囱独立于房体之外,从地面拔地而起,高过屋顶0.5米至1米左右。它的满语名字是“呼兰”。乾隆皇帝在《盛京土风杂咏》中这样描写跨海式烟囱:“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
独特景观
记得一位建筑大师曾说过,人类住宅中的明火就是这个房屋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明火指的是家中的炉灶。仔细想想,这番话确有一些道理。自从人类掌握了生火技能,就再也离不开火,火能带来光明和温暖,能驱赶野兽,能烹制食物……
远方游子返乡时,远远看见炊烟袅袅,就仿佛看到家中炉火正旺,闻到饭菜飘香,看到父母慈爱的面庞,脚下的步子更加急迫起来。
上世纪70年代,城市里还有很多平房,烟囱冒不冒烟代表着家里是不是开伙了。烟囱若总是冷着,就说明早已无人居住。
今天,电磁炉、电饭煲等各类高科技厨具虽已替代了老式的炉灶,但老百姓还是喜欢隔三岔五吃吃烤肉、火锅等看得见烟火气的美食。
有炉火的房子自然会有烟囱。传统民居的烟囱形制千差万别,其中,辽宁传统民居特有的跨海式烟囱最显“高大上”。
绝大多数烟囱建在屋顶上,但满族传统民居将烟囱独立于房体之外,通过烟道引出房山墙砌在房子的东西两侧,从地面拔地而起,高过屋顶0.5米至1米左右。这使得每栋民居都像一座小型“锅炉房”。甭管房子是土坯的、青砖的还是红砖的,也不管房子的大小高矮,只看烟囱就有一种近乎奢侈的气派。
参观过沈阳故宫的游客大概不曾留意,在清宁宫西山墙一侧,仍保留着高大砖砌的跨海式烟囱,满语称之为“呼兰”。因为跨海式烟囱形成的独特景观,古代文人墨客在题咏满族风俗的诗篇中也常提到它,就连乾隆皇帝也在《盛京土风杂咏》中写道:“疏风避雨安而稳,直外通中朴且坚”。说的就是满族传统民居的跨海式烟囱。
意外发现
烟囱是人类住宅最古老、最重要的防污染装置之一。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按材料一般分为砖头砌筑、铁质、石棉、陶质等。
建造烟囱的位置并非随意选择,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其一,普遍所见的立于屋顶之上。如山西乔家大院。其二,设置在屋脊处,方便利用屋脊的高度。其三,设在屋顶,但在屋顶上看不见烟囱,烟道在墙壁内,出烟口由一片瓦虚掩。如山东滨州惠民县的魏氏庄园。其四,位于山墙之外。如烟台栖霞的牟氏庄园。其五,独立于房屋外的大烟囱,多见于东北地区。
随着时代变迁,今天走在辽宁的村落中,满族传统民居已不多见。不过,今年5月初,记者在沈阳市辽中区采访春耕途中,却偶然发现茨榆坨镇小莲花村这座有700多户人家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跨海式烟囱。
小莲花村是满族聚居区吗?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几个农户的家。
在67岁的田多文家,他和老伴儿带着记者把房子和烟囱瞧了个够。这是一栋三间的海青房样式的青砖瓦房,只是瓦顶换成了现代的水泥瓦。房门前有个菜园子,一进门便是砌着大灶台的厨房,两侧各有一间起居室,老两口住在东面一间,南面的炕梢上放着颇有年代感的炕琴柜。
距离东西两侧山墙半米左右,建有高过屋顶1米的青砖方形跨海烟囱。田多文告诉记者,他家的房子是1970年左右由乡亲们一起帮忙建的。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把烟囱建在房子两侧,而且留有一定距离时,田多文有点茫然。他说,自己家是汉族,村里大部分村民也都是汉族,盖房都是看别人家怎么盖自家就怎么盖。“烟囱嘛,大家都是这么盖的,不信你到俺们村里瞅瞅,这个样式的烟囱家家都有,基本一样。”田多文说。
说起跨海式烟囱的好处,田多文觉得烟囱高大,屋里的炕就好烧,尤其是天寒地冻的时候,烟道不畅可不是闹笑话的事,整不好全家人都得挨冻。有了这高高大大的烟囱,不管是烧劈柴还是烧煤,火都旺得很,外面再冷屋里也暖和。
历史缘由
利用无人机航拍小莲花村时,记者发现,村里的房子虽然在颜色、高矮和材质上有区别,但共同之处就是那骄傲地“站立”在每栋民宅中东西两侧的烟囱。
跟村民们聊天时,记者得知,虽然小莲花村不是满族聚居区,但相距不过10公里的潘家堡镇黄旗堡村是满族村,不远的刘二堡镇也有满族村。据辽中文史资料《满韵风情》记载,辽河沿线及不远的细河间早在1621年至1644年间就已设置10个牛录,包括阿司牛录(今蒲西街道)、偏岗乌牛录(今偏堡子村)等,平时屯田练兵,战时便是京城的前哨,清末辽中设县时,这10个牛录均划归辽中县。也就是说,这一地区确有满族民俗流传的基础。潘家堡、刘二堡、茨榆坨一带的烟囱形制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判断。
辽宁大学教授江帆认为,从小莲花村民居集中出现跨海式烟囱的现象来看,这种具有鲜明满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一定存在着符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科学合理性。
延伸
YAN
SHEN
源于山林
满族传统民居,无论青砖瓦房还是土坯草房,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即烟囱不是建在山墙上方的屋顶,也不是从房顶中间伸出来,而是像一座小塔一样立在房山之侧或南窗之前,民间称之为“跨海烟囱”“落地烟囱”,满语谓之“呼兰”。
这种样式的烟囱来源于山林中满族人的住宅。由于其屋顶是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是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如果烟囱附在墙壁上或设在房顶上,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就把烟囱设在距房1米多远的地面上,再通过一道矮墙内的烟道连通室内炕洞,达到排烟效果。
满族走出山林后,这种烟囱也被带到汉族居住区。随着建筑材料的变化,烟囱逐渐改为用土坯和青砖砌筑,但高逾房檐、下粗上细的风格依然如故。
土坯草房的烟囱就好像是一只大酒瓶,砖砌的烟囱多为方形,逐级上敛,似一座小塔。由于其距房体有一段间隔,其间由内留烟道的短墙相连接,俗称为“烟囱脖子”或“烟囱桥子”。
为防止冬季严寒时受冻影响排烟烧炕,有的地方还在此短墙下留出类似桥洞的空间,以便用柴火加热以利于烟道畅通。
此外,在烟囱的底部烟道平面以下留出一个浅炕,以防逆风冷气倒灌。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76
跨海式烟囱
满族早期居住于山林地带,建造房屋时,多将烟囱建在房山之侧或南窗之前,距房1米多远,通过矮墙内的烟道连通室内炕洞,达到排烟效果。后传至汉族居住区。高逾房檐、下粗上细的建筑风格,保留至今。
跨海式烟囱又称“落地烟囱”,满语谓之“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