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六十七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一览

民间技艺生生不息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28日

辽阳鼓乐

海城高跷

朝鲜族秋夕节

盖州皮影戏

庄河剪纸东北大鼓

古渔雁民间故事

长海号子

松花石砚制作

我国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我省67个代表性项目先后入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8个。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在民间生生不息地绵延至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闻名遐迩,体现了辽河流域灿烂的文化。

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大量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具有鲜明民族、民间特色和强烈时代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辽宁历史、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脉络和成就。

●省直

辽宁鼓乐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辽宁鼓乐约有3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辽宁境内。辽宁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先后产生了一批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如王文州、王国卿、王国全等。

满族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辽东满族民间故事主要分布于辽东满族文化圈内。满族民间故事生成于满族由渔猎转向农耕的时期,具有满汉杂糅的文化特征。

●沈阳

谭振山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谭振山的家在沈阳市法库县、新城子区、新民市交界处的最东北端,那里是清咸丰年间的移民村,居民来自山东、河南、河北。谭振山能讲述600个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等。

锡伯族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锡伯族民间故事具有其他类锡伯族文学无法企及的特殊价值,填补了锡伯族文学史上没有系统和深刻地反映民族历史之作品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

评剧(韩、花、筱)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沈阳评剧“韩、花、筱”指的是以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为代表的三大艺术流派。

京剧(唐派)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沈阳唐派京剧创始人唐韵笙先生,文武兼备,功底深厚,勇于创新,借鉴了旦角的唱腔、花脸的念白、武行的跌扑,并将这些恰到好处地糅进所演角色之中。

评剧(奉天落子)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奉天落子产生于20世纪初,主要源于梆子、唐山落子。1919年,唐山落子几大戏社相继出关,活跃于辽沈地区。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唐山落子融合了东北地区的生活习俗、方言语调等,形成以奉天(今沈阳)为中心、遍布东北、影响全国的“大口落子”。

东北大鼓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东北大鼓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东北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

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沈阳市老龙口白酒酿造技艺起源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当时山西省太谷县酿酒商人孟子敬在盛京(今沈阳)小东门外创建了“义隆泉”烧锅,后改为“万隆泉”。因该地相传为清代“龙城之口”,故称“老龙口”。

建筑彩绘(传统地仗彩画)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东北古建筑地仗(油饰)、彩画技艺是对建筑承重的主要木构件进行加固、防腐处理,稳定、坚固整体建筑的一种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修缮技艺的装饰流派之一,采用这些技艺修缮的古建筑至今保持着完好的状 态。

辽菜传统烹饪技艺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辽菜有3000余年的历史,是根据辽宁地区民族特征、区域特点、饮食习俗、烹饪技法创建的一种地方菜系。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是源于结绳记事形式、祖先崇拜性质的民族民间信仰,具有鲜明的锡伯民族特色。沈北新区黄家乡八家子村吴吉山家族传承的喜利妈妈信俗已历九代,约四五百年历史。

●大连

海洋号子(长海号子)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长海号子是海岛居民在进行海上贸易和捕鱼等劳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劳动号子,主要流传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面上的长山列岛。长海号子源于东汉末年,直至清末民初才逐渐发展完善,到20世纪60年代处于鼎盛时期。

笙管乐(复州双管乐)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复州双管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东移民传入复州地区,初始为诵经和法事活动伴奏,其后在民间广泛流布,逐渐传播到瓦房店地区,成为当地民间婚丧嫁娶和节庆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金州龙舞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金州龙舞又称“西门外龙舞”,流行于大连市金州地区,至今已传承九代,历史长达120余年。金州龙舞多在农闲、节庆时作助兴之用,动作变化多端,已成为带有辽南地区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

复州皮影戏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来的。皮影戏反映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复州东北大鼓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复州东北大鼓在瓦房店地区已有300年历史,著名艺人有关永安、赵文义、聂田盛、林正信、宋玉玺、陈世新等。大鼓的曲目和音乐对当地其他艺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庄河剪纸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庄河剪纸是在庄河市一带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明清时期已在当地流行,至清末民初达到兴盛。庄河剪纸的剪刻技巧和刀味剪纸技艺具有很高的水准。

大连核雕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大连核雕制作的难点在于每个桃核的纹理和凹槽都不一样,其质地、密度、硬度、弹性也都不同,所以创作中只能顺势进行。韩志耀依据明代《核舟记》的文字记载,创作出“核舟”,结束了世人“只闻其文道其神,未见其物数百年”的历史。

●鞍山

千山寺庙音乐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千山寺庙音乐分诵经和器乐两个部分。器乐曲主要是笙管乐,曲牌多与辽南民间流传的笙管曲相同;传统的诵经音调属于北方韵,历史悠久。目前仅有几个居士尚能演奏,曲目大部分失传,保留至今的不过20首。

海城高跷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海城高跷秧歌历史悠久,清末日渐成熟,形成了一支艺人队伍。海城秧歌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具有欢腾、奔放、热烈、风趣、诙谐的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

岫岩皮影戏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岫岩皮影戏在明清时期传入岫岩地区,已有300多年历史。早期皮影表演为“独影”形式,清同治年间形成“溜口影”,民国后演变为“翻书影”。岫岩皮影戏仍保留着部分“溜口影”的原始形态。

海城喇叭戏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海城喇叭戏最早形成于海城西部的牛庄一带,因主奏乐器唢呐又俗名“喇叭”,故称“海城喇叭戏”。明末清初,海城喇叭戏初具戏曲形态。清同治、光绪年间,喇叭戏由地秧歌进入高跷会,将跷功、手绢功等巧妙地融入表演之中,形成了跷戏结合的演出形式。

岫岩东北大鼓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岫岩东北大鼓已有近150年历史,书目以长篇为主,采用四大口、澄清板、流水等板式演唱,丰富了大鼓唱腔,增强了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

鞍山评书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称。清咸丰十年至今,鞍山评书已有140多年历史。鞍山评书最早流传于辽阳、海城等周边地区。其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豪”“紧”“动”“热”,风格豪放刚健,扣子紧、进展快。

岫岩满族剪纸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岫岩满族剪纸始于17世纪初满族进入岫岩时,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满族人盛行用挂旗供奉祖先,这种形式促进了剪纸的发展,并进一步演变出窗花、棚花、灯花等多种样式,在满族民间的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岫岩玉雕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岫岩玉雕是以岫岩地区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玉石雕刻工艺。岫岩玉雕技法丰富,以素活见长,柔环、活链为其典型工艺,难度之高,世人称绝。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流行于岫岩地区,有近400年历史,所用材料以缎、纱、粗布为主,制品多为生活实用品,主要包括绣花衣、绣花鞋、绣花帽及荷包、烟袋、腰褡、钱褡、披肩、绑带、枕头顶、桌围、床罩等。

海城苏氏正骨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海城苏氏正骨是中国中医正骨的重要流派之一,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生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

●本溪

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朝鲜族乞粒舞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

本溪社火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本溪社火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主要分布于太子河上游沿岸的卧龙、牛心台、偏岭、小市、泉水、南甸地区。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表演者以十八般兵器为道具捉对厮杀,有“武秧歌”之名,又称为“武社火”。

本溪评书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本溪评书是北方评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形式灵活自由,打破了评书原来“一桌、一扇、一醒木”的传统表演形式,表演时改为站立说演,加大了动作幅度,扩大了表演空间。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本溪松花砚石材产于本溪桥头镇,石质坚硬,花纹自然美观。在砚体或砚之石盖上首开石砚镶嵌玉、宝石、化石等装饰先河。其雕饰题材取自于民间喜庆理念,在雕制上既有南方制砚之精美细腻,又有北方之浑厚大气,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充分融合的结晶。

●朝阳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喀喇沁及东蒙各部的蒙古族较早就定居下来,由游牧转向农耕。这里的民众所创造的民间文学独树一帜,折射着鲜明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会相融的特色。

北票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北票民间故事包括风物传说、人物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植物故事、风俗故事、笑话、寓言八大类。

笙管乐(建平十王会)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笙管乐一般由管子、笙、笛子、云锣等乐器组合而成,同时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建平十王会又称“双会”“经会”,由喀喇沁王府喇嘛乐队的演奏技艺沿袭而来。

朝阳社火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春节期间,朝阳县的社火活动遍布城乡,形式灵活多样,表演形象逼真。北四家子乡的“黄河阵”,台子乡的“背阁”“九女船”,西五家子乡的“夜八出”“跑黄河”,木头城子镇的“寸跷”,二十家子镇和贾家店农场的“大高跷”等,各具特色。

凌源皮影戏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1996年,文化部命名凌源市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皮影艺术)”。

建平剪纸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建平剪纸流行于辽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从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来看,与建平剪纸颇有相似之处,显示出潜在的传承关系。

●丹东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丹东鼓乐简称“鼓吹乐”,亦称“鼓吹”“吹打”等,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传统器乐演奏形式,长期流行于丹东地区,有百年以上历史。

朝鲜族花甲礼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花甲礼是朝鲜族为60岁老人举行的重要礼俗,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之间,主要流传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东北三省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抚顺

抚顺地秧歌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抚顺地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

新宾满族剪纸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新宾满族剪纸流行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有200多年历史,以萨满文化和民俗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流畅,朱白对比强烈,整体性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煤精雕刻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煤精雕刻是抚顺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雕刻艺术,以当地特产煤精为原料。煤精又称“煤玉”,是一种乌黑发亮、质地坚硬的自然资源。

琥珀雕刻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抚顺琥珀雕刻制作工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借鉴了玉雕、煤雕的造型设计和雕刻技巧,并加以创新。因琥珀易碎,所以除刀外,艺人自制了一些微型加工工具进行精雕细琢,技巧讲究稳、准、狠。

●阜新

蒙古族民歌(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地区,有300多年历史。按题材内容可分为酒歌、婚礼歌、祭祀歌、赞颂歌、情歌等,以百科全书的规模记录了当地蒙古族部落的发展历史。

乌力格尔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广泛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乌力格尔节目有短篇、中篇和长篇之分,尤以长篇最为吸引人。

阜新玛瑙雕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阜新市是中国四大玛瑙产地之一。阜新清河门辽墓出土的莲花式盅及玛瑙管珠项链、酒杯、围棋等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宫廷所用玛瑙饰物和雕件的用料及工艺大部分来自阜新。

蒙医药(血衰症疗法)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蒙古勒津蒙医药具有悠久历史。1702年,蒙古勒津瑞应寺建立门巴札仓(培养蒙医药人才的医学经院),对弘扬蒙医药起了重要作用。当代蒙医药传承人邢布利德应用传统蒙医药疗法,治疗血衰症获得可喜疗效。

●锦州

辽西高跷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辽西高跷秧歌有200多年历史,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厘米。因跷高且富弹性,为保持全身平衡,舞者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

义县社火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义县社火始称“九龙十八会”,主要流传于大凌河、细河交汇处的义县大榆树堡、张家堡、九道岭、高台子一带。在义县当地,每年4月21日至25日为“九龙十八会”会期,23日为正日,届时会举行社火活动。

辽西木偶戏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辽西走廊把中原汉民族文化与辽西北方民族文化连在一起,孕育了辽西自己的木偶艺术风格。

黑山二人转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四个流派。其中西路以锦州市黑山县为中心,讲究板头和演唱。

锦州西城派东北大鼓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西城派东北大鼓以锦州为中心,主要有两种风格,分别以宋修仁、陈仲山为代表。宋氏师徒一唱三叹,长于表现忧男怨女的离情别绪;陈氏父女的“新西城”派则唱说灵活,包袱响脆,适于演唱多个层次的书曲。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以满族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在北宁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主要流行于锦州一带满族聚居的乡村地区。通常取家织土布做底衬,绣品以虎头帽、头帕、云肩等生活实用品为主。

●辽阳

辽阳鼓乐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在辽阳汉墓出土的彩绘百戏图壁画中,题有“鼓吹演跌欢戏”六字,同时绘有一支伴奏乐队进行吹、打、弹、唱,其中可识别的乐器包括葫芦笙、木鼓等。这证明,至少在汉魏时期,辽阳地区已出现鼓乐活动的雏形。

辽阳二人转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辽阳二人转源于辽阳地秧歌,演戏不扮人物装,只靠两个演员转来转去。广泛吸收东北民歌、太平鼓、东北大鼓等艺术形式的唱腔和技巧。

●盘锦

“古渔雁”民间故事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小镇是“古渔雁”的聚集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因其沿袭的是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故称为“古渔雁”。

上口子高跷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上口子高跷秧歌有“辽南一枝花”之称,已流传300多年,曾出现著名的高跷艺人兰小乙、大手(艺名)、高振锋等。

●铁岭

盘索里

公布时间:2011年(第三批)

盘索里是朝鲜族的说唱音乐,产生于18世纪。主要传承于铁岭、开原、昌图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盘索里具有一人多角,“化入化出”,以唱为主,说中有唱、唱中带说的表演特色。

朝鲜族农乐舞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源于祭祀性活动,现流传在铁岭一带的朝鲜族中,每逢喜庆之日都要进行表演。由假面舞、小鼓舞、长鼓舞、象帽舞等组成,全部演出需要几个小时。

铁岭二人转

公布时间:2006年(第一批)

二人转是一种广有影响的曲艺唱曲形式,因表演时载歌载舞、曲舞相衬,故旧名“蹦蹦”。一般认为约在清中期由东北大秧歌与关内传来的莲花落融合而成。

中秋节(朝鲜族秋夕节)

公布时间:2014年(第四批)

朝鲜族秋夕节以祭祖扫墓为先。秋夕之日,人们首先要到墓地割除坟上的杂草,而后陈设祭品举行祭祀。秋夕节庆隆重,宰牛备酒,各家都用刚收获的新谷制作打糕和松饼,举行秋千、跳板、摔跤等传统民俗活动。

●营口

盖州高跷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盖州高跷秧歌兴于明末清初,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主要在春节、庆典、庙会、祭祀等活动中进行表演。

盖州皮影戏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盖州皮影戏又称“辽南皮影戏”,流传于岫岩、海城、大石桥、瓦房店、庄河等地。起源于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臻于完善。盖州艺人以驴皮为原料,将之刮薄至透明的程度,用来雕刻人物,制成工艺精美、造型独特的皮影形象。

营口评书

公布时间:2008年(第二批)

营口评书源于北京评书,以袁派为代表。袁派评书杰出代表人物袁阔成,将营口评书艺术带入鼎盛。营口评书艺术吸取东北大鼓、二人转等艺术的精华并融会贯通,形成了洒脱大方、风趣幽默、清新刚健的艺术风格。营口评书在表演上讲究精、气、神,以声传情,以形传神。

以上内容以保护单位和城市进行分类

资料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