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占全国六成

柞蚕让世界知道了辽宁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28日

柞蚕

柞蚕丝成品

抚顺市峡河乡第一副书记刘育英说,峡河乡是我省辽宁养殖柞蚕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春起树木发绿梢,放蚕的阿哥出工早。精选蛾籽山上放,春蚕传得后代好”,在东起辽东半岛,西至辽西山区,漫山遍野成片的天然柞林之中,这段古老的“蚕民四季歌” 已经传唱了百年。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柞蚕养殖,如今在辽宁的土地上正蓬勃发展。

辽宁最多

俗语说“南方有家蚕(桑蚕),北方有柞蚕”,柞蚕,习惯上称为野蚕,是野蚕中饲养量最大的昆虫。中国是世界最早养柞蚕的国家,3000多年前,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人民就开始利用柞树养柞蚕、抽柞蚕丝。晋朝郭义恭在《广志》中就曾有记载:“有柞蚕,食柞叶,可以做绵”。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蚕茧和生丝生产国。柞蚕茧、丝产量约占世界的90%。生丝、真丝绸缎和丝绸制成品的出口量分别占世界贸易量的90%、70%和40%以上。

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柞蚕通过“闯关东”移民由山东传播到了辽宁。

抚顺县峡河乡陡岭子村97岁的村民张克俊回忆小时候第一次看见养柞蚕的经历,“我记得在我十多岁时,这地方就有放蚕的,但很少,也就一两份。那时,关里人逃难,来咱这边儿,他们找有柞树的山段放蚕。当时,大家很好奇,他们把秋天摘下的茧,经过水煮,用线锤抽成丝,而后用来织布,做衣服穿。一来二去,有的人就照着他们去做也放蚕。一点一点放蚕的人就多了。”

据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柞蚕资源综合利用岗位专家、辽宁蚕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树英介绍,在辽东山区,柞蚕一开始是处于零散经营,小规模放养。最早的时候,人们收茧后先用碱水煮制,人工扒开茧口取出茧蛹食用,将茧扣套成茧穗,手工抽丝,利用手捻茧线砣或纺车纺成丝线,再用手工织机织成茧绸布匹,用于交易和日常家用的衣、被面料。据说这套工艺源于当地一个叫“蚕仙姑”的美丽传说。

“柞蚕养殖在辽宁历史悠久,首先辽宁地区柞林资源极为丰富,为柞蚕养殖提供了极好条件,不仅如此,辽宁的气候,光照都十分适宜柞蚕养殖。”李树英告诉记者。“目前,柞蚕主要在四省区(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放养,其中辽宁最多,柞蚕茧产量约为每年5万吨,占全国产量60%。柞蚕现在已经成为辽宁农业特色产业,全省有近700多万亩柞林,解决近20万人就业,可以说,在辽宁东北山区,柞蚕养殖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代代相传

柞蚕在辽宁养殖区分布以凤城满族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主,庄河、抚顺、本溪地区都有养殖。其中抚顺市年产柞蚕茧3000吨左右,只峡河乡一地年产柞蚕茧就约1200吨,占全市总产量的40%左右。

6月的峡河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在这个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的“世外桃源”,柞蚕正愉快地在柞树上大快朵颐。

在峡河,有600多户村民养殖柞蚕。峡河乡第一副书记刘育英告诉记者,作为辽宁养殖柞蚕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柞蚕在峡河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我们这边的眼望村,有一个于氏家族,从曾祖父于凤江老人就开始放养柞蚕,至今已经是第四代了。”

从生长习性来看,柞蚕不同于南方的桑蚕,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山林中的野生放养状态,受气候环境影响很大。所以,蚕民都习惯将饲养柞蚕的劳动称为“放蚕”。由于柞蚕这种野外放养习性,使得放养柞蚕一度成为风险较大的生产劳动。

“柞蚕属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经卵、 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辽宁柞蚕一般一季两播,春季,蚕农会将蚁蚕(蚕卵)放到纸袋里,秋季则将卵播种到牛皮纸上,然后将纸撕成条,放到柞树上,一般放养50天就可以结茧。这50天的时间,柞蚕体重可以增加3000倍左右。”刘育英说。

“古代山民在采收利用柞蚕茧的过程中了解到柞蚕的生活习性,渐渐摸索出一套放养技术。一直到清代才作为农业经营项目,进入规模化人工放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蚕农都是手握大钐刀,挥汗如雨,割场子,披着蓑衣拴蛾子,戴着草帽破蚁子,顶着四五十斤重的茧筐往返三四里山路出场子。而且养柞蚕必须天天守护,观察,看叶吃没了,就要把蚕挪到另外的树叶上。不过现在好很多,蚕都在纸上产卵,蚕场也是分条块轮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刘育英对记者说。

浑身是宝

2007年,国家农业部将野生柞蚕资源列为国家稀有资源。2017年9月,国内首家野蚕博物馆在辽宁铁岭西丰成立,与此同时,首届中国(西丰)柞蚕产业高峰论坛也在西丰县召开。如今,柞蚕已经成为辽宁一个重要的标志。

“柞蚕浑身都是宝,综合利用价值极高!”李树英告诉记者,柞蚕的卵、幼虫、蚕沙(粪)、茧、蛹和蛾都有利用价值,能开发出多种产品,“首先柞蚕丝就是中国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它具有独特的珠宝光泽,用柞蚕丝做成纺织品,刚性强、耐酸碱性强、色泽天然,纤维粗保暖性好,是蚕丝被、蚕丝毯的首选,其次柞蚕蚕蛹富含蛋白质,柞蚕入药还可以治肝肾疾病,还能用在生物防治病虫害,开发生态观光旅游等等。而且柞蚕放养过程中不能施洒任何农药,无任何污染、堪称是纯天然的有机产品。发展柞蚕生产,也有利于水土保持,促进生态平衡。”李树英说。有数据显示,辽宁目前现有缫丝织绸企业几十家,已形成缫丝、织绸、印染和针织多功能的加工体系。蚕业生产年均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综合利用年均产值达100亿元。

放蚕青山,化蛹成蝶。2017年峡河乡眼望村的七彩柞蚕观光园建成,五颜六色的柞蚕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在峡河乡乡长徐玉环眼里,这却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未来计划建设一个柞蚕生态谷。”徐玉环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在本地建成雄蚕蛾酒厂、蛹虫草酒厂、柞蚕食品厂等柞蚕深加工企业,还会研发柞蚕系列化妆品,“我们计划以台堡村为中心建设一个大型柞蚕交易市场,通过举办展会、节庆活动等多种渠道促进柞蚕深加工企业的交流,我们还鼓励建设电子商务,希望在未来,让这个生态柞蚕谷成为集旅游观光、农家乐、柞蚕系列产品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徐玉环说。

在李树英看来,随着科技进步,科研成果不断更新,辽宁柞蚕系列产品的深加工是有着广阔前景的。

“辽宁作为全国野生柞蚕丝的主产区,也是世界野生柞蚕蛹、茧、丝生产、转化主要出口基地。辽宁地区柞蚕产业的发展也将会积极推动我国柞蚕产业的蓬勃发展。”李树英对记者说,目前国内生产中柞蚕业实用技术的90%、应用品种的80%均由辽宁科技人员创造。“像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每年都会为蚕业生产提供许多科研成果,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而这些科技成果为辽宁柞蚕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也是东方古老文化的象征。柞蚕业作为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历史悠久。柞蚕也是丝绸文明的制造者之一,曾在东北亚丝绸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从辽宁开始,到17世纪传播到朝鲜,1877年传播到日本,1924年传播到苏联,柞蚕让世界知道了辽宁。我衷心希望辽宁的柞蚕放养能够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李树英说。

柞蚕是大自然的厚泽,而如今勤劳勇敢的辽宁人正在把这种恩惠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传播、继承、弘扬古丝绸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

延 伸

YAN

SHEN

蚕具

历史上蚕农所用的蚕具虽然各不相同,但传统放养柞蚕的工具大致有以下几种。

钐刀:一种刀把儿很长(约1.5米)的大镰刀,刀头比普通的刀头稍长。这是蚕民割蚕场(砍割柞树)的专用刀。蚕民手持钐刀,即使是原地不动也可以一次割倒前后两米左右的柞树,可见此刀的威力之大。钐刀是蚕民的必备工具。

茧串子:由麻绳拧股组成,通常茧种运回家后要串成串儿挂起来以便更好地出蛾。多个茧串儿串好后,要在房梁上横放几根粗木并将茧串子挂在其上。

油缆纸:一种质地比较厚实的纸张,通常母蛾将蚕籽产于其上。

团筐:村民用杏树条编制的高约30厘米,直径约1米的圆筐,大多有盖子。它既可以盛装配对的蚕蛾,也可以盛放收获的蚕茧。

茧床:由松木条所钉制的约2米长、1米宽、20厘米高的长方体工具,没有盖子。“茧床”,顾名思义,即蚕茧的床。当蚕茧从山上摘回并扒下其上的柞叶后,通常要在茧床内散放几天,等它彻底干透后才能储藏或出售。所以,为保持蚕茧的透风干燥,钉制茧床的木条之间大多留有间隙,且此间隙要小于一个蚕茧的尺寸。

此外,“老洋炮”(枪)、温度计、消毒液等也多是蚕民的常用工具。其中,“老洋炮”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蚕民打鸟、打虫,保卫柞蚕的主要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蚕具皆是蚕民自制的,而且大多是“就地取材”。例如,团筐是由山上砍下的杏树枝编制的;用来串茧的麻绳是由村民自己所种的线麻拧股而成的;用来钉制茧床的木条以及钐刀的刀把儿都是从山里砍伐而来的。自制放蚕工具,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体现了蚕区民众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