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黑山,300年来始终紧跟时代

二人转:大俗之中见大雅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28日

海城喇叭戏《梁赛金擀面》剧照。

张斌向留学生们介绍面塑技艺。

二人转演出诙谐幽默, 令观众捧腹不已。

高跷队在农村现场表演。

海城高跷在辽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经常到各地演出。

海城高跷的演员们在抚顺演出。

抚顺地秧歌的表演动作多源自满族生产生活。

观众体验皮影艺术。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兴京城满族小学的孩子表演地秧歌。

二人转表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许子林(中)在辽西皮影艺术圈里有“第一口髯”的美名。

二人转起源于辽宁黑山县,历史悠久。它是集纳东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的宝库,是五脏俱全的小型综合艺术。近年来,我省文化部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二人转等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得以蓬勃发展。

广受喜爱

“我的村儿生态村儿,有山有水有树林儿。望不到边儿大湿地儿,天然的聚宝盆儿……”伴随着清脆明快的板胡以及高亢嘹亮的唢呐,来自大连的东北二人转演员日前在上海市长宁区民俗文化中心的舞台上载歌载舞。他们表演的二人转新作《青山绿水》代表我省参演第十八届“群星奖”。全国共有21个曲艺类节目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青山绿水》以环保题材及浓郁的地域文化脱颖而出。《青山绿水》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大连市群众艺术馆联袂瓦房店市文化馆创作演出。该作品弘扬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以传统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反映当代生活,受到全国文艺界专家以及上海观众的热烈好评。

无独有偶,5月17日、18日,在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文馨苑剧场,来自沈阳、铁岭、长春、海伦市的10名东北二人转传承人为沈阳观众表演了《扎花帐》《包公断后》《阴魂阵》《大西厢》等精彩的传统二人转节目。这是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迎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北二人转专场演出。与“群星奖”上海演出现场的反响遥相呼应,这两场二人转演出受到了沈阳市民的关注与好评。记者看到,在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中留言的观众纷纷感叹,这是一台荟萃东北三省优秀传统二人转节目的精彩演出。

二人转新作品《青山绿水》主演之一金佳蕊在上海参加“群星奖”展演结束后,马不停蹄地赶回瓦房店,她挂念着她的弟子们——三名小学生,生怕耽误了他们学艺的进度。今年42岁的金佳蕊从18岁开始学习东北二人转,大学毕业后她来到瓦房店市文化馆工作,目前她是东北二人转市级传承人。去年一整年,她执教于瓦房店市少年宫,教80多名不同年龄的零基础的学员学习二人转表演,这项传习活动是省曲艺家协会与瓦房店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旨在推进东北二人转的传承发展。

金佳蕊告诉记者,除了在少年宫、文化馆传习二人转,她还在家免费带三名弟子学习东北二人转,这三名弟子分别是一个13岁男孩、两个8岁女孩。别看他们年纪轻,学习能力与劲头一点儿也不差。两个8岁女孩已学艺两年,越来越爱学。13岁男孩则学习二人转刚满两个月,金佳蕊考虑到这孩子的天赋好而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决定免收学费无偿教学。风格喜庆热烈的二人转,观众看着欢乐,但真要学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九腔十八调、四功一绝……没有个十年八年很难学会。金佳蕊有耐心,从咬字、发音、身段基本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教。“看到这些孩子用心学习二人转,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金佳蕊说。

文艺名片

作为辽宁民间文艺名片之一,起源于辽宁的东北二人转承载着鲜明的地域历史文化印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崔凯日前接受采访时,对东北二人转的源流、发展、艺术特征以及对辽宁文艺的影响进行了阐释。

崔凯介绍说,东北二人转是东北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东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宝库,《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民间说唱卷》即将付梓出版,其中对东北二人转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记述。东北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莲花落、山东琴书等民间艺术的表演特色演变而成。东北二人转起源于辽宁黑山县,迄今为止已有300年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代嘉庆末年。二人转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及河北东北部。

作为独特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二人转表演是五脏俱全的小型综合艺术,表演讲究“说、唱、扮、舞、绝”,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常用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三节板》《抱板》《四平调》《五字锦》《红柳子》《大悲调》《小翻车》《靠山调》等,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竹板、二胡等。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及歇后语,语言风趣幽默。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长短句式。二人转的扮功讲究“二人演一角,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扮演人物以形写神,具有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虚拟性与写意性。舞蹈动作别具一格,在东北大秧歌基础上吸收了武术及其他民间舞蹈元素,肩功、腰功、步法皆有特色,尤其是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技法,令人称奇。绝活最常见的是手绢功、扇子功、手玉子和大竹板。二人转的四大流派风格不同,有“南靠浪(舞),北靠唱,东讲板头,西耍棒”之说。二人转集秧歌性、鼓书性、杂技性、戏剧性于一身,传统的演出形式包括:“单出头”,即一人且唱且舞,演一角或多角,类似独角戏;“双玩艺”,即一旦一丑时而对唱,时而轮流接唱,时而齐唱,二人演多角,“千军万马,全凭咱俩”,叙事兼代言,载歌载舞;“拉场戏”,即两名以上的演员分饰多个角色在舞台上表演。传统二人转作品达400余个,多取材于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乡俗故事。

适度创新

东北二人转在辽宁的传承发展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反映时代精神、社会生活与百姓心声。1951年,我省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马力编创的二人转舞蹈《扑蝴蝶》在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好评。1953年4月,第—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马力、韩振表演的二人转节目《给军属拜年》代表我省参演,轰动京城。1981年,我省原创二人转作品《攀亲家》入选全国曲艺调演荣获二等奖。随着二人转艺术不断发展繁荣,中国唱片出版社录制我省二人转《兄妹情深》《深山红花》、拉场戏《闹鱼塘》等一系列唱片发行全国。2008年,首部二人转电影《贵妃还乡》在全国上映,该片由省委宣传部、辽宁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填补了我国二人转电影的空白。该片深受观众喜爱,央视电影频道多次重播。谈到东北二人转对辽宁文艺形式的影响,崔凯认为,东北二人转对东北喜剧小品、影视剧、铁岭秧歌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如此,东北二人转还走向了世界,在韩国马山国际演剧节、日本富山国际青年演剧节上,二人转节目《取经路上》《梁祝下山》《马前泼水》分别获得演出金奖、银奖、服装设计奖、演员表演奖等。2013年,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携二人转作品《取经路上》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参加国家汉办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展演,获得赞誉。此外,我省二人转演员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赴俄罗斯、立陶宛演出传统二人转节目,均获得当地观众的好评,这些具有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增进了外国民众对辽宁民间艺术的了解。

近年来,我省文化部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东北二人转等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得以蓬勃发展。据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郑晓丽介绍,该馆每年都召开剧本创作研讨会,大力推动反映时代生活的二人转剧本创作,二人转作品《青山绿水》正是通过剧本创作研讨会选拔出来的。这部作品以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发生的真实故事为蓝本,以二人转优美的曲调、鲜活的表演,生动演绎农村卖鸭蛋的鸭嫂子与城里来买鸭蛋的梁老板在赶集路上发生的喜剧故事,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风貌。传统艺术只有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走好传承之路,讲好中国故事。

肖杰和她的喇叭戏一起进京

唢呐声声,清风拂面,鞍山市铁西区南华社区的 100多名社区居民正等候在此,期待着欣赏他们喜爱的地方戏——海城喇叭戏。作为该剧种的主奏乐器,唢呐一响,好戏必到,一场海城喇叭戏折子戏专场即将开演。

57岁的海城喇叭戏国家级传承人肖杰像每次下基层演出一样,早早地换上色彩明艳的演出服,提前进入海城喇叭戏特有的情境中,为即将开场的传统戏《墙头记》做准备。已经数不清这出戏她演过多少遍。谈及从艺30多年来演这出戏的感受,肖杰从容地说:“以前我觉得自己是在演剧中的角色,现在一上台,我就是剧中人。”

《墙头记》是一出弘扬孝道文化的传统戏,唱、念、做非常讲究。虽然在社区里搭建的舞台十分简朴,但肖杰的表演一丝不苟。伴随唢呐嘹亮细腻的音乐,肖杰的演唱行腔优美。一曲唱毕,社区观众热烈喝彩。与观众一同喝彩的还有一名青年编剧,近年来,他已参与创作海城喇叭戏2部大戏、10部小戏。他就是鞍山市演艺集团剧目策划部主任、编剧李明辉。“送戏下基层的过程,同时也是挖掘海城喇叭戏创作素材的过程。”李明辉如是说。每次送戏下基层,李明辉与同事们都会深入观众之中,了解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他们对海城喇叭戏的欣赏需求。李明辉与同事们不仅在演出现场观察演出效果,还去社区居民、村民家中攀谈,广泛挖掘创作素材,如此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十分接地气。

李明辉、肖杰近来都在为一部海城喇叭戏新剧目《孝顺媳妇》而忙碌。得知《孝顺媳妇》即将进京参加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作为编剧之一的李明辉与作为演员的肖杰感到兴奋而欣慰。他们感叹海城喇叭戏好多年没有在全国的舞台上亮相,如今机会来了。海城喇叭戏是我省独有的地方戏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海城喇叭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唢呐在当地俗称“喇叭”,故称“喇叭戏”。海城喇叭戏以当地民歌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等外来声腔,兼收并蓄,形成了诸腔杂糅的海城喇叭戏声腔体系。它的音乐曲调欢快优美,婉转流畅,跌宕起伏,节奏性强,适于载歌载舞,极富感染力。

下基层演出结束后,肖杰又马不停蹄地前往鞍山市演艺集团海城喇叭戏剧团,为十多名青年演员指导表演。正是这些青年演员在《孝顺媳妇》中撑起了半边天。据了解,海城喇叭戏《孝顺媳妇》是鞍山市演艺集团排演的一部现代农村题材轻喜剧,以龙凤沟村开展评选孝顺媳妇活动为线索展开故事。剧情生动有趣,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鲜活。《孝顺媳妇》寓教于乐,弘扬了孝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海城喇叭戏的一出大戏,《孝顺媳妇》既尊重传统又不失创新,兼具艺术性与时代感。

近年来,在海城喇叭戏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组织下,肖杰等传承人在专业及民营乐团、社区中积极开展海城喇叭戏传习活动。从理论到实践,他们将从艺数十年的海城喇叭戏表演经验倾囊相授。肖杰告诉记者,她已从海城喇叭戏剧团转岗至鞍山市文旅中心艺术创作研究所工作,除了参加海城喇叭戏新剧目及传统戏演出,她还致力于海城喇叭戏的保护传承。这些保护传承工作包括参与海城喇叭戏微电影、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拍摄,以及教学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鞍山市专业及民间海城喇叭戏剧团积极开展送戏下基层活动,同时推动海城喇叭戏剧目创作。近年来活跃于剧场、社区、乡村文化广场上的海城喇叭戏都是主创人员长期深入基层创作而成的,这些作品均取材于民间,回馈于大众。为百姓创作,为百姓演出,已形成艺术创作的良性循环。不过,海城喇叭戏并非只在我们辽宁本地自娱自乐,借助多种媒体平台,海城喇叭戏正在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走近更广泛的观众。海城喇叭戏微电影《王婆骂鸡》日前荣获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

无论是肖杰、李明辉,还是更多的海城喇叭戏从业人员,他们心心念念的还是如何将海城喇叭戏发展传承下去。难得的是执着,可贵的是坚守。

留学生爱上面塑课

捏面人,是许多辽宁人美好的童年记忆。

作为一项传统艺术形式,面塑已成为辽宁民间艺术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面塑艺术传承曾一度濒危,随着我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力度不断增强,面塑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来,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中,经常能够看到面塑传承人现场制作精美的面人,吸引着男女老少围观欣赏。不仅如此,我省不同流派的面塑传承人已经展开了不同于以往的传承之路。

初夏,坐落于锦州东郊的锦州面塑传承基地迎来了一批前来学习锦州面塑技艺的外国留学生。这里已成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大学生们学习中国非遗技艺的第二课堂。当天,渤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来自布隆迪、希腊、俄罗斯、摩洛哥、肯尼亚等国的留学生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而热烈的锦州面塑课。

在省级非遗项目锦州面塑传承人张斌的指导下,留学生们初步掌握了锦州面塑的基本技巧。留学生们惊叹于彩色面团在张斌手中经过一系列行云流水般的面塑手法之后,转眼间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白兔、锦鸡、孙悟空……来自布隆迪的留学生冯子安已是第二次前来上课,这堂课他学习制作的是面塑小白兔,他按照张斌传授的揉、搓、挑、按等技法,用了15分钟塑造出一个精巧的小白兔形象,虽然造型尚欠精准,但手法中规中矩。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为面塑小白兔点睛他拿捏不准,于是,张斌手把手教他如何找角度、选工具,又准又稳地为白兔点睛。学习劲头十足的留学生们在制作传统面塑作品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力,张斌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只见俄罗斯留学生艾拉运用七种颜色的面团制作出造型生动的玫瑰花,希腊留学生康斯则创意制作出造型夸张、优美的面塑项链。

张斌向留学生们传授锦州面塑技艺的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介绍面塑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色。据张斌介绍,清末民初,一些有手艺的山东菏泽人,为躲避战乱、天灾,经辽西走廊举家迁徙至锦州,并以捏制面人谋生,面塑技艺也随之在锦州生根发芽。锦州面塑在传统面塑的基础上,融入北方民俗文化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锦州面塑以糯米面、面粉为主料,再加上石蜡、蜂蜜等成分,调成不同色彩,经过防腐防裂等处理,制成柔软的面团,用手以及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植物乃至建筑。其技法多样,主要包括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技法口诀有“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并灵巧地运用点、节、刻、划等手法,捏塑成具有观赏性的面塑作品。

在锦州面塑传承基地,摆满了题材丰富的锦州面塑作品。张斌创作的大型面塑《孙悟空》格外抢眼,只见美猴王身披迎风飘举的猩红色斗篷神态灵动。留学生们被这些根据中国文学名著人物创作的大型面塑作品深深吸引,赞叹不已。张斌不仅在工作室里向学员们传授技艺,而且走进高校、群众艺术馆以及俄罗斯、新西兰的中国文化中心展示、传授面塑技艺。

多年来,张斌已培养500多名中外学员学习锦州面塑技艺。张斌的面塑课已成为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学生们的暑期选修课。刚刚毕业的尼泊尔留学生高胜天曾跟随张斌学习锦州面塑一年多,他对记者说:“学习锦州面塑是我在辽宁学习期间非常珍贵的收获,以后我的工作单位有大型活动时我一定向大家展示一下我的这门手艺。” 英国、布隆迪等国的留学生们毕业回到各自的国家以后仍在研习面塑。据了解,锦州市已在47个中小学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选修课。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71

二人转

二人转起源于锦州市黑山县,迄今为止已有300年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代嘉庆末年。

作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二人转表演堪称五脏俱全的小型综合艺术。其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