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二界沟有一群活化石

古渔雁是入海口最古老的居民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28日

十几年前,人工插秧的场景在辽宁仍十分常见。

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农民忙着播种。

2019年4月,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记者偶然看到一位农民手扶木犁,赶着两头耕牛,优哉游哉犁地的场景。

古渔雁迁徙路径示意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肩负着将古渔雁故事传播下去的使命。

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二界沟一直都是打鱼人群体的落脚聚集地,滔滔的河海也在述说着生长在这里的一段久远的故事。经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的口述和数万人的“渔雁文化群体”的活态传承,古渔雁这一人类古老文化类型得以保护和传承。

辽宁人爱种地

6月初的辽宁气温已经颇高,开始进入盛夏模式。我省农村的大片水田插秧作业在5月下旬基本结束,很多地方的稻苗密密匝匝地长到了一尺多高,旱田中的玉米苗也长成一大片的新绿……

说起耕种,虽然辽中辽北的平原早已实现了大规模全程机械化操作,但在辽东和辽西,一些山间的田地过于狭窄,现代化机械尚难施展,因而常见人力耕作的场景。

今年4月,在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沙尖子镇,记者就偶然看到一位农民手扶木犁,赶着两头黄牛,优哉游哉犁地的场景。木犁的形制与辽宁省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古代木犁几乎一模一样。犁地人若不是一身现代打扮,那通身上下悠然自得的气派,加上木犁耕牛在旁,真像是一幅古代辽东农耕图。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关外是以渔猎文化和游牧文化为主的地区,但其实,辽宁的农耕文化也十分厚重。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江帆笑说:“要说农耕文化对辽宁的影响有多深,就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沈阳城郊的一些住宅区里,有一个独特现象,凡是有院子的人家几乎都种着辣椒、西红柿、茄子、豆角。咱们辽宁人,比谁都爱种地。”果真如此,每年春耕时节,不仅农民忙碌,城里的“耕人”也忙得不可开交,翻地、施肥、撒种,那股劲头丝毫不比大田里的农民差。

咱们辽宁人不只是爱种地,甚至可以说到了“见到空着的地就想种,不种点儿啥总觉得愧疚”的地步。或许,这便是农耕文化被写入基因的表现。

江帆告诉记者,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以白食、红食为主要食物来源,他们对牧草、马匹、牛羊的认识非常深入,“对于马这种动物,蒙古族能说出600种不同的称谓”。而满族因早年生活在山间,所以对山中的动物、草药非常熟悉,对土质、节气和降水量等信息的感觉并不那么敏锐。

江帆收集了很多流传于辽东、辽西和辽南的农事民谣,都是汉族人向其他民族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的记录。例如“豆豆四五六,一撒手七八九”,讲的是豆类播种;“八成熟十成收,十成收两成丢”,讲的是收割谷物和豆类;“扶犁、点种、踩格子”,是关于犁耕技术。这些民谣生动还原了各种作物从种到收的过程和技术要点,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仍被记忆和传唱的,就是最具实用价值和最符合辽宁地域特点的。

地域决定生计,生计决定文化,文化决定性格。江帆说:“辽宁不同于中原,是因为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先民们深受渔猎生计和游牧生计的影响。这种文化底蕴深刻影响着辽宁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例如有‘猫冬’的习惯,说话办事直来直去,菜肴用盆装,等等。”

“总有人问,为啥辽宁人这么粗犷?”江帆说,“原因很简单,溯其根源,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在寒天黑土上的生计,来不得半点犹豫,不然就会挨饿。时代虽然变了,生活条件也变了,但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的性格没有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来自远古的现代人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辽河口海域二界沟一直都是打鱼人群体的落脚聚集地,滔滔的河海也在述说着生长在这里的一段久远的故事。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像候鸟一样,追逐着洄游的鱼虾,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停地沿着海边南来北往地迁徙着,过着生吃螃蟹活吃虾的欢乐而艰辛的渔猎生活。

经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老人的口述和他背后数万人的“渔雁文化群体”的活态传承,古渔雁这一人类古老文化类型得以准确表述和保护。

古渔雁不是鸟,也不是鱼,是远古的打鱼人。

他们像大雁一样,在陆路的江河入海口处,春来秋往地迁徙,繁衍生息。

古渔雁群体走过漫长的岁月,穿越渔猎文明、农耕文明。上世纪30年代,冀东乐亭、滦南等地的打鱼人从陆路滦河口等地迁徙到辽河口,以渔猎为生,他们被称作“陆雁”。上世纪70年代末,冀中文安洼的家眷坐船通过水路来到辽河口海域打鱼,人们叫他们“水雁”。

无论“陆雁”还是“水雁”,都是春夏秋三季在辽河口海域打鱼为生,冬季返回冀中和冀东过冬,可称为远古古渔雁迁徙的活化石。

今天,生活在盘锦二界沟的不少居民都是古渔雁的后裔,是入海口处最古老的居民后代,也是古渔雁文化和民间故事的承载者、传承者,刘则亭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他是知名的故事家

刘则亭挖掘、采录、收集了近千则解释古船、渔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传说,在盘锦,他是知名的故事家。

刘则亭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闲暇时,经常从祖父刘英文、外祖父邵树本、父亲刘维珍、母亲邵汝兰和老一辈打鱼人那里了解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辽河口的“渔雁”越来越少,为了留住“渔雁”记忆,当时在二界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的刘则亭开始有意识地回忆自己听过的古渔雁故事,并潜心研究辽河入海口地区的渔家民俗、口头传说,先后收集、记录文稿上百万字,整理和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1000多则。

刘则亭讲述的古渔雁民间故事与内陆及海岛的口头文学有所不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鲜明的捕鱼生活特点和原始文化韵味。这些故事大都短小精悍,包括对古渔雁祖先的追怀、对海神和龙王的崇拜、对远古时代“渔雁”生活足迹的描述,以及渔船、网具等捕捞工具的起源与演变等。

寻找更多传承载体

由于刘则亭自小经历过“渔雁”生活,他善于运用生动质朴的语言来增加故事的感染力,还会偶尔穿插一些渔歌、号子,运用手势等形体语言,使故事的表现力和现场感更强。

多年来,刘则亭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古渔雁民间故事的资料,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有65篇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

2006年,在刘则亭的提议下,盘锦市文化部门积极筹划建立了辽河口古渔雁文化遗产博物馆,从此,辽宁有了一个保存和展示海上文化的基地。

如今,刘则亭除了将心力投注到古渔雁民间故事、古渔雁民俗等捕捞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方面之外,还利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收集船、锚、网具等实物,使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有了更多可依托的物质载体。

辽宁历史文化

词条

75

古渔雁

在位于盘锦市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有一个特殊的打鱼人群体。他们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因这一群体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因此被称为“古渔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