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杨铸讲述100年前的5月4日

父亲杨晦从墙头跳进赵家楼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12日

《沉钟》创刊号。

杨晦的北大毕业证。

年轻时的杨晦。

1949年初,杨晦在香港。人物分别为:端木蕻良(左一)、杨晦(左三)、楼适夷(右一)、臧克家(右二)。

杨晦(右一)在北大和学生在一起。

1919年5月5日,蔡元培率校长代表团与北洋政府交涉,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学生。(画作)

本报记者 商 越

核心提示

100年前,他满怀爱国激情加入了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火烧赵家楼时他冲在了前面;他和好友冯至等人创办的“沉钟社”被鲁迅盛赞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的16年间,他为文艺理论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就是“五四”运动先驱、现代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辽阳人杨晦。

5月中旬,杨晦之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铸将父亲生前珍藏的494种5251册图书捐献给家乡辽阳,由辽阳市图书馆永久珍藏。目前辽阳市图书馆举办“杨晦先生生平事迹与珍藏图书捐赠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及杨晦先生诞辰120周年。

史记

SHIJI

蔡元培的推荐信

在北大期间,杨晦受到了新文化思潮的熏陶和影响,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得到了正规培养。同学之中,杨晦年龄最小,性格比较内向。30年后,同班同学、散文家朱自清在写给他的信中,还用特有的文学笔法提到:“我直到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您的脸,您的小坎肩儿,和您的沉默。”

1934年,杨晦从北平前往上海。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热心地为他联系工作,蔡元培给上海和南京的两位文化馆馆长写了信,向他们推荐杨晦。在《蔡元培全集》中,收有这两封信的底稿:“杨君晦,系北大哲学系毕业,精英文,长于翻译,思想及文笔均佳,曾主编《沉钟》,各文学杂志中,多有其创作……特为绍介,倘蒙酌量录用,当有赞助之处。”尽管没有成功,但老校长为一位学生奔波的情怀让杨晦感动不已。

1936年6月,杨晦与鲁迅、茅盾、巴金等人在《作家》月刊上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宣誓在民族危机的最后关头,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抗日救国、争取民族自由的艰巨任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离开上海,开始流亡生活。

率先冲进赵家楼

提起去世多年的父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铸无限怀念:“父亲晚年写过两篇回忆‘五四’运动的文章,也时常跟儿女们讲起自己亲历的‘五四’运动。”

记者了解到,100年前,在那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中,冲在队伍前头,越墙跳进曹公馆、火烧赵家楼的七八个热血青年中,就有杨晦。

杨晦(1899-1983年),原名杨兴栋,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小营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入私塾到进小学,升中学,辽阳的沃土养育了他,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读书刻苦。1917年夏,杨晦考进北京大学。当时正值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他推行改革、扩大招生,提出不拘一格选人才,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当时入学北大只考外语、作文这两门,杨晦的外语几乎交了白卷,但因作文成绩优异,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

在《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一文中,杨晦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五四”运动。他写道,“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交涉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5月3日,各校代表和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三院礼堂开大会,当时情绪激昂,发言踊跃。大家决定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并给卖国贼送白旗。当夜,宿舍里的同学一夜没睡,用竹竿做旗子。”

1919年5月4日,是个星期天,杨晦和同学们一起到红楼后面的空场集合排队。“临出发时,蔡元培校长在出口那里进行劝说,说有什么问题,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出要求。不过,同学们不肯,一定要去当面惩罚卖国贼,他也就没有再坚持,让开了。同学们的队伍走出了学校,向大街行进。队伍前面,举着一副白布对联,上书:‘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有人高呼去曹汝霖家,众人齐声附和。大概下午4点钟的时候,队伍到了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前。门是紧紧地关上了,怎么交涉曹汝霖也不肯出来。大家有气无处发泄,就用旗杆把沿街一排房屋上的瓦,都给揭了下来,隔着墙抛进院子。”

杨铸告诉记者,父亲曾跟子女们讲起,当年为了打开曹汝霖家紧闭的大门,有人试图翻墙进院,身材比较瘦小的他,也被同学们抬上去翻过墙跳进院子,和另外几个人一起把大门打开,游行队伍一哄而入。找不到人,就砸东西,有的砸破了自己的手指,有的人在撕床上的绸被子,大家的情绪十分激愤。

不久,赵家楼突然起了火。杨晦后来回忆,火怎么起的,始终没有弄清楚。有人说是北大学生黄坚点的火。匡互生说是他放的火,也有人认为是曹家自己放的,一放火,造成学生的刑事犯罪,岂不就可以逮捕法办了吗?果然,在起火之后,警察总监就下命令捕人。但这时,学生已经一批一批地走了,留下的不多,结果捕走了32人。

火烧赵家楼是这场抗议游行活动的高潮。这以后,南方、北方,各地罢工、罢市、罢课的消息不断传来,面对蔓延至全国的政治抗争,反动政府不得不在人民的愤怒面前低头。三个卖国贼被免职。这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从此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执教北大时经常帮助贫困学生

杨铸告诉记者,1949年,父亲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担任大会章程及重要文件起草委员会和提案整理委员会委员,同时当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后改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同年秋,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此后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辽阳市图书馆“杨晦先生生平事迹与珍藏图书捐赠展”中,详细介绍了杨晦的生平事迹:从1950年至1966年,杨晦一直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还曾一度兼任过北京大学副教务长。他筹建创立了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长期从事文艺理论以及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他重视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对将文艺理论研究空洞化。他强调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与文艺理论传统的传承,强调文艺理论中国特色的确立。为此,他专门开设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等课程,为文艺理论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主持中文系工作的十余年中,杨晦为完善专业建构,依据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不可分割的观念,积极促成了中文系文学、汉语、古典文献三个专业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

作为一名教师,杨晦可谓“桃李满天下”,也深受学生爱戴。“你父亲人格高尚啊!”杨晦的学生、一位知名学者曾经跟杨铸的二哥杨镰讲起一件终生难忘的小事:当年他考入北大后,因为家庭困难,不能专心学习。杨晦作为系主任、知名教授,却为这个学生四处奔走,最后在图书馆给他找到一个业余工作,一周有几块钱的报酬。“没有他,我就念不完大学。”这位学者动情地说。

(杨铸供图)

与冯至等人出版《沉钟》 赢得鲁迅指导和赞誉

1920年,杨晦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任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哲学教员。在这期间,杨晦结识了沈阳爱国青年阎宝航,在阎宝航的帮助下,他组织读书会,带领各校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新文化运动。课余,还常组织学生排演新剧等,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在沈阳仅仅一学期,杨晦就受到奉天当局通缉,被迫离校。离开沈阳后,杨晦辗转于各地,先后在十多所中学或大学任教。

“受新思潮的影响,1921年夏天,父亲改名杨晦,寓为打破昏暗之意。”杨铸告诉记者,1925年至1934年间,杨晦与好友冯至、陈翔鹤、陈炜谟等,在北京创建文学社团“沉钟社”,一群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青年,开始了他们的文学实践——出版文学刊物《沉钟》,进行文学创作与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取名“沉钟”,源于德国作家霍普特曼的象征剧《沉钟》,意在以剧中人物、铸钟师亨利坚韧不拔的精神自勉。几个人中,杨晦最年长,时年26岁,因此成为沉钟社的核心人物。他们约定了分工:由陈炜谟和陈翔鹤写小说,冯至写诗,杨晦写剧本。其间,杨晦在《沉钟》等刊物上发表了《庆满月》《老树的荫凉下面》《除夕》等独幕剧,以及多幕历史剧《楚灵王》等。他们还翻译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作家有俄国的安德烈夫、契诃夫,德国的莱辛、歌德、霍夫曼,奥地利的里尔克,法国的伏尔泰、古尔蒙、法朗士,瑞典的斯特林堡,美国的爱伦·坡,他们的作品都被“沉钟社”大量翻译介绍进来。杨晦从零基础开始,埋头自学英文,翻译了许多英文经典文学作品,如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埃斯库罗斯的《被幽囚的普罗密修士》、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等作品。

杨铸告诉记者,当时,鲁迅在教育部工作,在北大兼职讲授《中国小说史略》,杨晦等人常去旁听。每期《沉钟》刊物出版,他们都要送给鲁迅一本,请先生提宝贵意见。鲁迅也多次给他们提出指导建议。如杨晦自英文转译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就是1929年遵从鲁迅建议而翻译的。后来鲁迅去上海工作,他们还专门将刊物邮寄到上海。

对这些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鲁迅非常关心扶植。在《鲁迅全集·野草》中,收有一篇写于1926年的文章《一觉》,其中就提到文学刊物《沉钟》,让他很有感触:“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上世纪30年代,鲁迅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肯定沉钟社:“事实上,沉钟社确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