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开创者

辽宁日报 2019年06月03日

JIANLI 艺术家简历 罗振玉(1866—1940年) 浙江上虞人,出生于江苏淮安。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1940年卒于旅顺。 罗振玉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在甲骨学、金石学、考古学、农学、教育学、出版学、收藏学、版本目录学、敦煌学、历史档案学、古器物学、书法等诸多领域中均有着奠基之功和导夫先路之劳。其对中国科学、文化、艺术、学术颇有贡献,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其一生著作达189种,校刊书籍642种。

甲骨八言联 集殷契遗文 旧德先畴人乐其事 龢风甘雨天降之祥

甲骨十言联 一往无前莫如八十九十 万方多事安得三千大千

节临 《汉西岳华山碑》

临《石鼓文》

篆书扇面

行楷(唐两封泥跋)扇面(与罗福颐合作) 局部

王国维印

甲骨文轴

老于忧患

甲骨文 与昔

甲骨七言联 老学不知来日少 幽栖喜与昔日同

本报记者 凌 鹤

核心

提示

罗振玉是为保存中华传统历史瑰宝不遗余力、贡献突出的饱学鸿儒。其晚年在大连旅顺生活多年,完成大量著作。他在学术上没有争议地被授予考古学家、甲骨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书法家等众多称谓,被誉为甲骨研究第一人。其首创甲骨文书法,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继古创新开辟了新天地。他坚守传统,内生出新的艺术追求与实践对当今艺术界尤其具有思考和启迪意义。

1928年,罗振玉离开天津迁居旅顺潜心研究学问。1931年,其在寓所后建起一座三层藏书楼,取名“大云书库”。他在旅顺生活了12年,许多重要著作产生于此。近年来,旅顺博物馆立足馆内罗振玉旧藏,致力于征集、保护其散佚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图书馆、大连市图书馆也存有相当数量的罗振玉旧藏。

2017年7月至9月,“功在不舍——罗振玉与明清档案”在旅顺博物馆分馆展出,此展是旅博“百年纪念”系列展之一。同时展出的“传古启新——罗振玉学术成就展”,集中了国内各大机构的罗振玉旧藏文物精品,包括甲骨卜辞、青铜器、书画、文献档案、敦煌文书、明器、罗振玉书画等近300件,是70余年来的首次精品集结,规模空前。其所引发的对罗振玉学术与艺术的再研究一直延续至今。

将甲骨文引入书法艺术殿堂

罗振玉不仅治学成就斐然,亦是一位书法大家。一生遍临经典碑帖,篆、隶、楷、行、草诸体皆能,书风精严工稳。其首创以甲骨文入书,开辟书法艺术新天地。原任大连市图书馆馆长、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书法家张本义认为,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结字之精、用笔之妙,七八十年后的今人亦难逮其境。

在今日广受关注的国家级书法大展上,常见甲骨文作品的身影。当代人书写甲骨文,多取前人成果,更有甚者直接抄写。当年的罗振玉书写甲骨文,却是从零起步。甲骨文书法的诞生和发展与甲骨文研究密不可分,只有掌握一定数量,能够辨别释读甲骨文,并了解其书写规律,方能进行艺术创作。罗振玉搜罗甲骨文两三万片,考证出大量的甲骨文字,推进了甲骨文的识读工作。对甲骨文的文本内容,他首次进行了分类。在《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他将卜辞分为卜祭、卜告、卜出入、卜田渔、卜征伐、卜禾、卜风雨等八类内容,为后世甲骨分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甲骨文是殷人以刀代笔,契于龟甲兽骨之上的占卜纪事。甲骨文书法则是以笔墨形式进行艺术表达,罗振玉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入书法艺术的殿堂,增加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并向社会推广开来,传播弘扬汉字蕴含的独特文明。

书风守正儒雅 多方融汇

学界评价罗振玉楷书学颜骨,隶书习汉碑,行书字体修长,用笔简远,具仙风道骨。沈曾植曾对罗振玉说:“学问之事,既为公等垄断,而公之小行楷书,又复卓绝。我毕生染翰,竟无入处,此关天事,又复何云。”

罗振玉草书作品虽少见,但仍可见其结体修长,间有董意;用笔于侧锋中现出凝重,章法疏朗,一气呵成,创作意境与所书内容浑然一体。篆书除甲骨文外,擅《石鼓文》和金文。他的书法没有放纵恣肆的痕迹,充溢法度谨严、一笔不苟的书卷气。

由于甲骨文是契刻文字,许多笔画带有尖锐的字口,很多书写者模拟此类效果。亦步亦趋的临摹使书写成为附庸,忽略了其中的意趣。作为文字学家的罗振玉却注重笔法与笔意,在他的甲骨文楹联中,以坚挺遒劲的主笔彰显瘦劲的精神,并辅以略轻松的笔调抒怀达意,墨的枯湿变化富妙趣。

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在毛笔与硬刀、契刻与书写的阴阳刚柔之间,展现出古老与现代的结合,创造性地体现书家对甲骨文书法的驾驭能力。他擅长将甲骨文、钟鼎文、碑额、大小篆、秦隶书融汇创作,书风简洁古朴、秀颖醇雅、自然华贵。康有为赞其“疏宕”,杨守敬誉其“方整雄伟”,徐树钧叹其“疏散俊逸,别饶意趣”,梁启超颂其“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

坚守传统 不慕潮流 稳步出新

罗振玉书法与篆刻艺术造诣皆精深,他始终谨守儒家的中和之美,以书法艺术的实践传播当时新出土、新发现的大量书法史料。

罗振玉自幼敏而好学,6岁始读“四书五经”,17岁治金石文字之学,校勘《金石萃编》。此后,他校勘前人著录、读碑考释、订正史料、发表新发现。碑学研究贯穿了罗振玉的治学生涯。纵观其所藏碑帖,珍本佳拓数量逾万件,或裱卷轴,或裱册页,多有罗振玉题签、钤印或考证文字,为后世研究提供便利,并形成自身收藏体系。

旅顺博物馆馆员刘兆程说:“天下名碑拓本尽归于罗振玉。”罗振玉所藏碑帖范围广泛,内容包括石刻拓本、砖及瓦当拓本、青铜器铭文及全形拓本、买地券拓本、砚台拓本、甲骨拓本等。其中石刻拓本为数最多,石刻年代以秦至唐居多,名碑拓本鲜有“漏网”。拓本年代自宋拓至清拓,尤以明拓本、清拓本为主。罗振玉在《石交录》中云:“龙门造像记由魏迄唐,孙、赵著录才数百品,余家所藏拓本千五百余品。”

罗振玉毕生殚力治学,著述等身。他的许多著作珍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认为,罗振玉的卓越学术贡献有五方面:其一为内阁大库明清史料之保存,总计八千袋藏书、奏折、公文等;其二为甲骨文字之考订与传播,著有《殷墟书契》前编、后编、续编及《殷墟书契菁华》等;其三为敦煌文卷八千件写经卷轴之整理,著作多部;其四为汉晋木简之研究,著有《流沙坠简》等著作;其五为倡导古明器研究,撰《古明器图录》及大量著作,启古明器研究之风。

从书法史本身的视角看,罗振玉艺术实践主张中庸冲和、重传统,以临古为书学思想,与当时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崇碑尚态的书坛大潮流格格不入。张本义分析此风气所趋,可谓根深蒂固,除非时殊世异,待大量新资料涌现之后不可改变。罗振玉深知其理,故未正面登场拨正,而是脚踏实地,充分利用新技术,持之以恒,大量刊行古人法书资料,开启人们的眼界,以待水到渠成之日,而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结果。

学者谷翠峰对罗振玉篆刻艺术做过专题研究,他释读罗振玉具备深厚的秦汉印基础,筑基的厚实,不仅仅是从临摹创作的实践中来,更主要是对秦汉印精神的把握和认知,体味汉印平淡中的深义和平正中的变化。感受平正,读懂平正。在平正中出风格,不过多取巧章法的变化,而是注重对古朴平正的精神气质的探索。罗振玉在罗福颐《鄣庵印草》的序言中说:“古印玺出于熔铸,其文字皆尔雅深厚,如对端人正士。”

丛文俊在《雪堂书法叙论》中有言,书法艺术是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栖息地。书事活动,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要的人文关怀和修炼。孔子早就提出,君子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不仅之为艺,与“道”“德”“仁”并重。

罗振玉所承继、坚守的中国传统审美,注重书外学识与修养。此种理念,曾与晚近潮流不合,但罗振玉不为时风所侵染。传统的积淀与生发正是中国传统书法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这其中的守正创新值得今人认真反思。

艺术微论

谈谈不慕时风

本报记者 凌 鹤

5月25日至26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及千余名书法家齐聚绍兴,追本溯源、共论中国书法的当代发展。究其缘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是回到书法本体,找寻文心,展现书法艺术的独特中华品质和深厚传统内涵,彰显其中华魂。

呼唤传统、深入传统的前提是对传统的认知和敬畏。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历朝历代赋予其新的诠释和解读,加深其厚度和广度,润泽艺术创作。时风就是流行之风,是相对于传统而言。当代书法在以展厅为主要载体后,艺术性空前凸显,视觉效应应运而生,“展览体”成为敏感而不可回避的热词。抓眼球,使许多书法家将功夫下在形式上,下在对国家大展评委喜好的揣摩上,对获奖书家的模仿趋同上,导致对书法本质的疏远和偏离,这种疏远和偏离,使对书法文化本质的研习浅薄。中国书协举全国之力扭转时风,以期回归祛功利的文化初心,注重文墨同辉、守正创新,这是一条光明的大道。不慕时风,在当下是艺术界一个紧迫的课题。

学时风,可能短暂尝到甜头,但技术水准不经传统经典的积淀、锤炼和领悟,学问养成、人格修为不加重视,线条结体均是皮毛,仅会闪烁一瞬,经不起长久考验。书法大家罗振玉是谨遵传统,不追时风的典范,经岁月的洗礼后,他的书法艺术愈发显现出醇厚的魅力和不朽的生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崇碑抑帖的新风乍起之时,且有燎原之势,但罗振玉不为所动,潜心于经典与传统的深研中,尊重法度,自然书写,以书外之功涵养书法,以学术研究推动艺术创作水到渠成地出新,如此才有了开创性的甲骨文书法艺术。

脱颖而出的人,是拥有清醒思考能力,善于学习积累的人,时风中隐含浮躁、诱惑、浮于表面及耍小聪明的元素,这些将使一个人的心灵丢失纯洁和清新、踏实和沉静,这是艺术创作的大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