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翔
提到杨鸣,“断腕之战”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是杨鸣职业生涯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那样一场比赛,极大地改变了杨鸣职业生涯的轨迹。2006年3月10日,在2005-2006赛季常规赛第42轮,杨鸣谢绝了医生的忠告,忍着手腕骨折的疼痛首发出场,9次在当时的CBA第一中锋巴特尔头上完成抛投得分,砍下全场最高的35分,帮助辽篮以113∶110客场击败了当时排在北区头名的北京队。在首钢体育馆不太友好的噪声中,杀得性起的杨鸣甚至用双手附耳扮倾听状作为回应,在CBA留下一段“扬手听京骂,断腕耀京城”的传奇。
其实,那场比赛之前,辽宁男篮已经提前锁定了季后赛席位,如果说对名次还有什么追求的话,那就是他们正在与吉林队争夺北区第三名,以避免在季后赛首轮就遇到强大的南区头名广东队。尽管球队最后如愿以偿拿到了北区第三名,但对杨鸣和辽篮来说,这个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断腕耀京城”的背后,是杨鸣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来进行治疗和康复。
时至今日,杨鸣从未对自己当时的决定感到后悔:“我义无反顾地带着骨折的手,去打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时,我脑海里没有想到未来。当时我想到的,只有辽宁队。”所以说,从“断腕之战”中,人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杨鸣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以及对辽篮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