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王昭东就开始潜心科研,与团队成员组织实验攻坚队,终于设计出土生土长的国产整套辊式淬火机装备。
实验成果需要有应用伙伴。2006年,他们找到太钢临汾中厚板厂,该厂虽有兴趣但犹豫不决,王昭东带人索性在厂子旁边租了一处毛坯房,白天游说,晚上现场调研,一连坚持40多天。最终,项目取得了成功。
有了“零”的突破,高端中厚钢板就此由大量进口转为批量出口。如今,王昭东团队已将高端中厚板热处理国产化率提高50%以上,广泛应用到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以及汽车、舰船制造等重点领域,产品批量出口至英国、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
近年来,王昭东团队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了“靶向式”攻关,努力在超高强汽车钢板、高牌号电工钢、高标准船用钢等领域啃下“硬骨头”。仅最近5年,实验室就累计为钢铁企业创造利润500多亿元,综合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
“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谈起对奋斗的理解,王昭东提起了这首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歌曲《幸福在哪里》。他说:“用工业报国的赤子情怀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这才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