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本报记者 张 辉
5月,记者来到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公营子镇桥子村。在村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桂东的“话匣子”一打开,就说起了“道德银行”建设……
今年清明节前夕,一外地归家人员因上坟烧纸造成5组前山出现火情。各村组大喇叭第一时间发出火情警报,各家各户带着工具迅速赶往现场灭火,3组组长刘文虎、12组党员刘文旭义务出车拉人。短时间内,就聚集200多人。人多力量大,山火被很快扑灭,避免了重大损失。
姜桂东介绍说,以前遇到类似的事,即便村干部四处张罗,也很难换来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之所以这次扑救山火的行动,村民能很快集结,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公营子镇推行的“道德银行”建设。
“道德银行”建设是公营子镇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推开的一种乡村管理模式。加入“道德银行”建设,意味着存储“美德美行”,“美德美行”以积分形式出现。“道德银行”成立以来,桥子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变化源于广大村民对“美德美行”的看重,因为没人愿意在“思想进步、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敬老爱亲”等10个考核榜单上看见自家“短处”。如今,弘扬文明新风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道德银行”建设还成了脱贫攻坚的“催化剂”,贫困户不再等、靠、要,而是在“扶贫专柜”中主动申领“义务劳动岗”。贫困村民姜文秀申请了“保洁岗”,每天都清扫村部前文体广场和延伸村路,既改变了村容村貌,每月还能赚取道德积分,极大地调动了他参与村容村貌建设的积极性。桥子村如今有30多名贫困户申领了义务岗,虽然工作量不同、积分不同,但都有收获,助推了脱贫步伐。其中,侯凤华由于在敬老爱亲方面的优异表现而积分最高,当选了“最美公营子人”,入选了朝阳市文明家庭,并被推荐为全市脱贫攻坚“十佳标兵”。
今年4月份,“道德银行”和真正银行实现对接。喀左县邮储银行将桥子村评定为信用村,道德积分高者可享受免抵押、免担保、低利息等优惠放贷条件。目前,村里已有14户村民成功完成了借贷。
与追求高积分相伴随的是村民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如今在桥子村,一朵朵“道德之花”正在争相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