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万东报道 “不用出村,打个电话就啥都问明白了。”葫芦岛市建昌县素珠营子乡本街村村民王建民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尝试着拨打了葫芦岛市司法部门为每个村(社区)配备的法律顾问电话。经过与对口负责该村的律师马玉鹏的交谈,王建民的困惑当即得到解决。这只是葫芦岛市构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市民群众带来的便捷与利好之一。
努力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葫芦岛市加强和优化政府法律服务职能,努力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四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7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8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93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门类齐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这四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是指在市、县(市)区级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基层百姓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已实现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将原有的法律援助热线升级拓展为“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全天候响应,由专业人员值守,有效解决了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依托“12348”辽宁法网、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打造覆盖全地域、全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同时,整合法律服务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和常见法律问题等,向公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查询等在线服务,实现法律服务随时可找、触手可及。
另外,为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葫芦岛市重点实施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平台体系建设。从2018年开始,统筹调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源,为全市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免费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意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五项服务”。
系列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成功建设,使葫芦岛市的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强化,人民群众对于更深、更广、更高层次、更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有了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