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夫妻写17本书记录家乡事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17日

本报记者 王晓波

“这是我第一次为家乡乌巴海村写剧本,一共45集,初稿已经写完,就等老伴儿帮忙校对了。”在铁岭县阿吉镇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他把对家乡的热爱寄托在纸笔之间,十余年笔耕不辍,用17本书深情记录家乡的人与往事。老人叫冯振启,出生在阿吉镇乌巴海村,如今75岁高龄的他为家乡所写的第18本著作《山村儿女》也即将问世。

2006年,冯振启从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少时,父亲去世早,双目失明的母亲带着我们兄妹5人在乡亲的接济下才得以继续生活,后来村里又让我免费上学。现在虽然已经离开村子50年了,但父老乡亲的恩情我却从未忘过。”退休后,冯振启便开始用文字来感恩家乡。

2006年7月,冯振启带着老伴儿回到了家乡——铁岭县阿吉镇乌巴海村。之后他挨家挨户寻访老人,努力还原乌巴海村的人和事。“在寻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家都没有家谱,我就通过他们的回忆,为村里每家每户写全了家谱,就这样我的第一本书《盛世村员》问世了。”第一本书写完后,冯振启自掏腰包出版了800余本,给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赠送了一本。

第二本书,冯振启想还原家乡历史,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回忆。为了掌握历史资料,村里凡是80岁以上的老人,冯振启都亲自采访。“乌巴海村曾走出多位将军,当时唯一健在的是贾理将军,已经离休,在北京居住。他非常想念家乡,得知我要写村史,就经常跟我电话联系,并告诉我他是一本活字典,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他。”冯振启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儿还专程到北京采访了贾理将军。

两年后,19万字的乌巴海村首部村史《村情民意》编制完成,记录了乌巴海村400年间的大事小情。冯振启自费近万元印制了550本,赠送给乡亲们。在前言中,他这样写道:“用此书献给我最可爱的家乡,献给那些平凡、勇敢、善良而又朴实忠诚的亲人们。”

“家乡的美丽触动了我,写完村史后,我又和老伴儿相继合作写了《东山往事》《忆念过往》《辽北雄风》《乌巴海轶事》等。”冯振启和老伴儿每天都要拿出5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来创作,十余年坚持下来已创作了300万字。

“我计划为家乡写20本书,如今第18本已经基本结束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发生在乌巴海村的故事很多,我就是以这些故事为背景编写的剧本《山村儿女》,如今初稿已经结束,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润色。”冯振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