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量化 是契约精神的升华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15日

王 琳

丹东市振兴区六道沟街道鸿利社区的“义工银行”运行了12年,义工通过储蓄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帮助自己。如今,第一代储蓄者已经开始使用自己存储的义工服务时间,成就了一场生动的社会爱心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

“义工银行”“幸福银行”“爱心银行”……近几年,国内很多城市都纷纷建立这样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有的城市还以民政局等政府机构作为主要倡导者,足见该模式的火爆程度。

国际上,时间银行最早在1980年左右开始倡导,期待能为社会变革带来一些经济和精神效益。所以,它的早期概念是以时间换金钱,以化解在经济窘境下对生活所需用品和服务的满足。

但随着时间银行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国内实践的过程中,更多的在志愿服务领域催生出对社区助老模式的大量探索,也收获了很多成果。以鸿利社区的“义工信用银行”为例,运行12年的时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同时,第一代志愿服务储蓄者已经可以得到回报,也在实际上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义工行为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工群体越大,服务越广泛,其倡导的志愿服务精神影响力也越大,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志愿服务营造了人人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这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良性循环。

随着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志愿服务也需要更有效地释放能量,“义工银行”实际上是用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对志愿服务进行的一个量化。传统银行管的是钱,它的运行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货币的契约本质。志愿服务可以用这个原理进行时间储蓄和爱心提取,这实际上是社会契约精神在社会文明互助层面上的一种升华。

当“义工银行”的模式将零散、自发的互助行为汇聚成有形的、可计量的整体,并更有效地进行分配,这就会使志愿服务释放更多能量,形成增值的效果。相信在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中,“义工银行”还会催生更多的模式,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更多创造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