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急诊真正姓“急”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王 琳

据报道,自5月1日起,北京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启动“急诊分级”就诊。就诊前先分级,改变以往“先来后到”的就诊顺序,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级候诊。

“急诊分级”在中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根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将患者分为1至4级分级管理,遵循从重到轻、从病情迅速变化到相对稳定的原则,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诊治较重病人。

但为何多年来,我们在医院急诊看到的景象并非如此呢?据统计,中国急诊科非急症病人的比例普遍达到30%以上,这样高的比例,带来的是环境拥挤、人满为患。

“急诊不急”现象的背后,是国民整体医疗卫生知识水平较低的表现。“门诊挂不上号,去急诊看;不知道看哪个科,去急诊;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去急诊看……”这样走捷径的选择显然是对公共资源的无序使用。看似为自己节省了时间,但实际上,当所有人都参与到这种无序中时,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反作用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因此,进一步提高国民对疾病的基础认识、提高对公共医疗资源服务目标的整体认知、充分认识到急诊诊疗的特殊性,是做好“急诊分级”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急诊不急”现象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的一种体现。门诊排队时间过长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病患为了节省时间而尝试走急诊的捷径。近年来,医改的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通过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的深度合作,共享医疗问诊信息等做法,最大限度地将小病、慢病引导回基层医疗系统,而将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解放出来,更多地服务重病患者。所以,更可靠、更方便的基层医疗服务,是做好“急诊分级”的系统基础。

笔者认为,让急诊真正姓“急”,虽难必行。实行“急诊分级”,将更深层次地推进医患间的沟通和了解,其不仅是合理就医秩序的回归,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随着“急诊分级”试点医院的不断增多、效果的不断显现,必将成为推动医改在“群众基础”和“系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一块多米诺骨牌,形成深层次的连锁反应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