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在沈为东北大学师生作报告时提出——

不能动辄比票房比收视率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本报记者 郭 星

核心提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2019年工作会议日前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期间,教育部艺教组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为东北大学师生作了《培根铸魂 化人养心——论艺术的宗旨》的学术报告。他认为,文艺作品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动辄比票房比收视率。

文艺创作 不能急功近利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次工作会议由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会议共三项主要议程:传达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的相关指示精神;艺术学理论学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讨论审议《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报告(初稿)》。

会议期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为该校师生作了《培根铸魂 化人养心——论艺术的宗旨》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就艺术的宗旨、功能以及当前文艺创作中的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看法。

他认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人在文艺创作中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动不动就比票房、比收视率,一些作品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比如,对近年来创作的好电影,一些院线只考虑经济效益不愿意放映,导致成本难以收回。

仲呈祥表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文化的较量。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每个民族都必须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存在价值。同时,还要以开放的眼光,以我为本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有用的文化。

在真善的基础上追求美

在谈到艺术的宗旨时,仲呈祥引用了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的观点。书中,钱钟书把艺术划分成三个级别,第一个是“事之法天”的艺术,通向“真”。“天”是自然界,完全按照自然界的样子写实;第二个是超越了真之上的“定之胜天”。“定之胜天”的核心内容是追求“善”,艺术要进行审美褒贬,歌颂善的、鞭笞恶的,有道德评判;第三个是“心之通天”。即在真、善的基础上追求美。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欲提升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首推文艺”。仲呈祥表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学艺术不能放弃教育人民的职能,更不能把经济效益凌驾于社会效益之上。

看好戏是人民的精神需求

仲呈祥表示,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以戏曲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独特创造。据统计,全国有380多种地方戏曲,活得“滋润”的只有20多种。其实,在真正的艺术家眼中,看好戏是人民的精神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戏曲了解民心、民情。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拍摄了《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多部优秀影片。这些电影就其现实主义精神来说,是走在电影艺术的前端的。如今,有的电影尽管票房高,本质是东施效颦、模仿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产物。

文化艺术要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守正。仲呈祥认为,所谓守正就是要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之正,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正,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才能有坚定正确的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