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展出的《宋四贤尺牍卷》透露重要信息——

书信的写作格式从宋代开始完善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05日

本报记者 郭 平

《宋四贤尺牍卷》中的《参政帖》,至今不知作者。

《宋四贤尺牍卷》中王岩叟所作《淳夫帖》,可见宋代书信格式。

方框处为乾隆印玺。

《宋四贤尺牍卷》中项元汴的跋文。

辽宁省博物馆有一件由四封书信组成的手卷,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四封书信的作者是宋代人,目前只能确定其中一人的名字,他是宋代名臣王岩叟。在明代时,有人将这四封书信装裱成一个手卷。这一文物珍品不仅保存宋代书信、书法真迹,还留下古代书信的重要格式,传递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史记

宋代始,尺牍趋于散文化

书信称为“尺牍”的历史有2000多年。

古人曾用竹片、木片为载体写信,竹片叫“简”、木片叫“牍”,或“札”,长约一尺,“尺牍”实际上是以实物为载体的书信的代名词。

从现有文献资料中查找,“尺牍”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缇萦救父的孝女故事。说的是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获罪,将被押往长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没有男孩儿,因而叹息说:“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意。”他最小的女儿缇萦哭着请求跟父亲一起去。到了长安,缇萦上书文帝,救下了他父亲。这里尺牍便有了书信的意义。

此后,尺牍不仅成为书信的代名词,而且从魏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应用文体,在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推动下,宋代的尺牍文化逐渐从刻板的公文样式中解脱出来,趋于散文化,文学性大大提升,成为我国历史上尺牍文体发展的一次文学高峰。

具体到省博物馆收藏的《宋四贤尺牍卷》上,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当年人们在信中留下这样的文字:“处暑之后,数夕涳濛,加之雾澍,顿失熇烦……”意思是说,处暑以后,好多天都是云雾弥漫的天气,再加上晨雾和应时而降的小雨,那种燥热的烦恼一扫而光。短短数语为人们勾画出燥热的暑季,喜得及时雨的那种愉悦心情。

不仅如此,尺牍的写作到了宋代也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称呼、格式的写作规范,流传至今还有《书叙指南》,这是一部对尺牍使用称呼的指导性文献。另外,传世的还有宋人编著的《司马氏书仪》,按接受书信人的不同身份,总结了数十种书信格式,对称呼、寒暄语等有着诸多详细的规定,对上下、亲疏、长幼之间,也总结了一套格式、用语的规范。

古代写信规矩多,遇到称呼时要换行

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董宝厚告诉记者:“国家文物管理机构对文物进行分级,除了作者的重要程度以外,文物所属年代是一个重要条件。通常情况下,保存状况良好的宋代及宋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作品原则上可以认定是一级文物。”

省博物馆所藏的《宋四贤尺牍卷》便属于这一类文物。“单纯从书法艺术角度看,这件文物的四位作者不属于宋代的书法名家;从书信内容看,是宋代官员士人书写的普通书信,尚不涉及重要的军国大事。”董宝厚解释说,“这四封纸质书信距今已经1000多年,为后人留存了大量宋代的真实信息。”

《宋四贤尺牍卷》中的第一封信为《淳夫帖》,写信人与收信人都写得非常清楚,写信人为王岩叟,是宋哲宗时期的重臣,以忠诚正直,博学多识闻名于世,他写信给自己的平辈,年长自己两岁的史学家范淳夫。

现代人拿到这封信通常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信的每行长短不一,而且有时一句话还没写完就另起一行?

这其实与宋代开始完善的尺牍写作格式有关系。简单地说,尺牍写作时需要称呼对方的时候,或者省略称呼时都要换行。所以,现代人读起来有碎片化、不成章法、语句不通之感。

以《淳夫帖》为例,信的样式是这样的:

“岩叟启,早来略喜

(您,省略)瞻晤,蒙

(您,省略)教,敬审向夕

台(您,敬辞)侯万福,未即……”

当然,这封信的内容仅仅讲的是当时官员间互相拜访问候的事,并没有涉及重大的社会事件。

据介绍,王岩叟真迹传世不多,加上《淳夫帖》也仅有3件。他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并且与苏轼同为北宋元祐年间的朝廷重臣,仅就书法艺术水平而言,还没有达到“宋四家”那样的高度。但是,这封《淳夫帖》书法丰厚端稳,一丝不苟,笔笔有力,点划精匀,也显示写作者非同一般的学识修养。

记者在《宋史》中查到《王岩叟传》,其中记有:“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说的是王岩叟小时候,话还说不全时就已经识字,18岁那年就在乡举、省试、廷对时夺得第一名。这一成绩就是所说的“连中三元”,在我国有科举考试的1000多年间,取得这样成绩的仅有十余人。用现在的话说,王岩叟小时候是神童,长大了是超级学霸。

凛然正气为后世典范

据史料记载,王岩叟的才学和功绩在当时闻名,大史学家司马光称赞他说:“吾寒心栗齿,忧在不测,公却处之自如,至于再三,或累十数章,必行其言而后已。”意思是说在朝堂之上,我们都心惊胆战,担心会有什么不测降临,您却处之泰然,一再向皇帝提建议,有时写上十多篇奏折,直到建议被采纳才停下来。

按照《宋史》所载,王岩叟18岁中状元,他是在宋神宗年间取得的功名。最初只是担任栾城主簿,后来又出任定州知府。

当时定州所属安喜县有一名曾经做过执法官的人,他被罢官后定居乡里。有人指控他鼓动人干坏事,经常引发诉讼案件。王岩叟听说后,立即派人将这个被罢官的谁也惹不起的人捉拿,并在集市上鞭挞,至此坏人惊悚,百姓称赞。定州知州吕公著听说后感叹说:“此古良吏也。”

这是史料中王岩叟与不良官吏的首次交锋。

他的主要功绩是在宋哲宗在位期间。这位宋哲宗是后来宋徽宗的兄长,与弟弟不同,哲宗师从名师,很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和见识,可惜英年早逝。

在哲宗时期,王岩叟最初被举荐担任御史。《宋史》载,他上任的第一天便直言进谏说:“社稷安危的关键在于从谏用贤,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还提出,时下役、钱、敛、法太重,民力已不堪受。又进言说,江西盐官欺压百姓,朝廷想要派员查视。王岩叟又说:“贪官为害一方已久,这样派员查视往返数日,其间不知又要害死多少人,建言亟罢。”于是哲宗下诏罢免了害人的盐官。

此后,王岩叟任“起居舍人”,这一官职的职责是在迩英殿给哲宗讲授典籍知识。

《宋史》载,有一天,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给哲宗讲《尚书·洪范》,当讲到“乂用三德”一章时,平时不善言语的哲宗突然发问:“除了三德还是别的德吗?”随侍的王岩叟见哲宗发问,喜出望外,决定进言。

王岩叟上书写道:“三德者,人君之大本,得之则治,失之则乱。不可须臾去者也……夫明是非于朝廷之上,判忠邪于多士之间,不以顺己而忘其恶,不以逆己遗其善,私求不徇于所爱,公议不遣于所憎。竭诚尽节者任之当勿二,罔上盗宠者弃之当勿疑。惜纪纲,谨法度,重典刑,戒姑息。此人主之正直也。”

“远声色之好,绝盘游之乐,勇于救天下之弊,果于断天下之疑,邪说不能疑,非道不能说。此人主之刚德也。”

“居万乘之尊而不骄,享四海之富而不溢,聪明有余而处之若不足,俊杰并用而求之如不及,虚心以访道,屈己以从谏,惧若临渊,怯若履薄。此人主之柔德也。三者足以尽天下之要,在陛下之力行。何如耳?”

王岩叟这篇奏折成为史上公认的对《尚书·洪范》最为精辟的解说,其中“勇于救天下之弊,果于断天下之疑”,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历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

另外三个作者成谜

《宋四贤尺牍卷》中留有一跋,是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的手笔:“明嘉靖三十一年八月装池,宋王岩叟等四贤手帖,墨林项元汴家藏,原价六金。”这段跋文说明了手卷的来历。

此手卷长期在项家收藏,深得历代项氏的喜爱,在手卷上先后留下40余枚不同印迹。此后,《宋四贤尺牍卷》在清初落入官员张应田之手,在乾隆年间进入清宫。

乾隆皇帝在《宋四贤尺牍卷》上留下了“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印。董宝厚说:“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将自己‘御览’印玺都盖在了王岩叟的书信上,有可能是为表达对古代贤臣的敬重和渴望。”

《宋四贤尺牍卷》在清末被溥仪偷运出宫,并带到长春。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手卷散佚民间。

1979年年初,当时的营口市盖县农民徐忠诚将此卷出售给营口市文物收购站,此后经辽宁省文物总店转至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董宝厚说:“从装裱尺牍的项元汴留下的跋文推测,尺牍到他的手中时,其中三封信的作者便已经不很清楚了。”

但是此后历代书法、文物爱好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千方百计查对各种资料,以便确证其他几封尺牍的作者。

据介绍,《宋四贤尺牍卷》第二篇为《参政帖》,这么命名是因尺牍收件人为“参政”,这是宋代的一种重要官职,为宰相副职。尺牍作者的署名为辽,也有人认作“遘”。这件尺牍上还留有一方宋印,印纹为“吴郡叶氏”。专家推测应该属于作者本人。不过,无论是名为辽还是遘,人们都没有找到这位叶姓文人的具体情况。有专家根据宋代词人叶梦得的有关史料推测,这位叶辽很可能是叶梦得的族人。

《宋四贤尺牍卷》第三篇为《大孝帖》,署名为清晰的“藻”字,然而到史料中去对照,学者们同样遇到了困难,因为宋代名字为藻的士人多达数人,分别是汪藻、范藻、余藻、陈藻、钱藻等。其中汪藻有笔墨真迹传世,其书写风格同本帖出入甚大,可以排除。其他几位,现在因为无法找到可供对照的资料,人们就很难做出判断。

董宝厚说:“《石渠宝笈》三编中怀疑是钱藻的手迹,但是没有说明这样推断的原因。”

据介绍,钱藻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的五世孙,字醇老。他自幼丧父,母改嫁,跟随族人刻苦学习,后考中进士,官至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为官“独立守绳墨,为政简静”,就是说他严于律己,不贪墨、不扰民。去世时,宋神宗知道他很穷,赠钱五十万,追赠太中大夫。

《宋四贤尺牍卷》的最后一篇为《持正帖》,因为署名随性,有人认作“澈”,有人认作“液”,考虑到命名的因素,多数人认为是“澈”,当然,目前同样缺少更有力的佐证。

如果作者名澈,确定身份相对容易些,北宋士人中名澈的只有苏澈一人,他是北宋初年诗人、书法家苏舜钦的长子。苏舜钦不仅文学成就丰厚,还为后人留下了“读书佐酒”的佳话。

(辽宁省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