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述说中国往事

辽宁日报 2019年05月05日

本报记者 王云峰

深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国宝级文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睹其风采,赏其神韵,更谈不上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智慧和精神。《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本能让文物“说话”的书。该书以中国各大博物馆的馆藏国宝为对象,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人猿相揖别”成为探索中国人起源的关键

元谋人牙齿化石,1965年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现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

元谋县地处云南北部,距昆明110千米。1965年这里出土两颗疑似人牙的化石,相距十几厘米。一颗齿冠露出地表,牙根在土中;另一颗则全在土中。专家鉴定认为,这两颗化石的形态和北京人同类牙齿化石基本相似,属于直立人类型,故此将其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随后,专家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约170万年。

研究者将元谋人的牙齿形态与类人猿、巨猿、南方古猿、北京人、智人的牙齿做了比较、研究,认为元谋人牙齿与北京人牙齿相比,差异更大。元谋人生存时代远比北京人早,形态上与北京人的不同,反映了他们可能具有从纤细型南方古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

这一性质说明,元谋人为早期的直立人代表,又反映出南方古猿的某些性状,说明元谋人在人类社会开创时期,从南方古猿向直立人过渡阶段上的重要意义。

元谋人是中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其出土区域已被证明是“人猿相揖别”的一个关键区域。事实上,在元谋及其邻县禄丰已经发现了比元谋人更为古老、在体质上与人类有较多相似性的古猿化石。因此,人们仍寄希望于在这一地区能够发现更好的人类化石材料,为元谋人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一套茶具见证中国顶级茶文化

法门寺地宫金银茶具(唐), 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现由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套唐代宫廷茶具,系唐僖宗李儇御用珍品。它们展示了从烘焙、研磨、过筛、贮藏到烹煮、饮用等制茶工序及饮茶的全过程,且配套完整,自成体系,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金银茶具。

从功能上分,这套茶具可以分为烘焙器、碾罗器、贮茶器、贮盐椒器、烹煮器等5种。唐人饮茶与现在十分不同,一般分五步。先是烘焙茶饼,使之有香气,再用纸包裹,待茶叶冷却后捣碎,放入茶碾中碾成粉末,再用罗细细地筛,罗下的茶末放入贮茶器中待用。取山泉水放入锅中煮沸,气泡如鱼目为一沸时,要放入盐、胡椒。气泡如连珠为二沸时,舀出一瓢沸水备用,将适量茶末沿一个方向倒入锅内,搅匀,称作击拂。最后一次水沸时,放入先前舀出的沸水。最后就可以分茶,盛入碗中,趁热品饮。这些步骤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十分复杂,每一步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分寸,火候对了才能煮出符合唐人需求的好茶。

中国茶叶在唐代向西传至阿拉伯地区,向东传至朝鲜、日本。基于中国茶文化,日本养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一片小小的植物叶子,融入了人们的哲学思想,实现过程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成为一种融合茶叶品评技法、各种艺术操作手段、品茗美好意境的文化现象。

一条腰带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实物依据

鎏金银腰链(南宋),2007年广东省台山市上下川岛海域南海Ⅰ号沉船出土,现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收藏。

在古代,中国在西北部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则开辟了与东亚、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国家,甚至东非国家交通、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前,中国的水下考古和水下考古学还是一片空白。1987年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地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1989年,这艘古代沉船被正式命名为“南海Ⅰ号”。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海域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沉船。2007年4月至12月,南海Ⅰ号被成功地整体打捞出水,安置在专门为其量身打造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

截至2017年底,南海Ⅰ号沉船总共出土文物21000余件套,其中以瓷器、铁器、铜器、铜钱为主,此外还有金器、银器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据考古专家估计,南海Ⅰ号沉船中的遗物总量可达6万到8万件之多。在沉船内如此众多的器物之中,有一件鎏金银腰带,长172厘米,形制独特,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腰带,具有明显的波斯风格,很可能为船主或船员所用,这也许暗示沉船或许与南亚或东南亚存在联系。这件鎏金银腰带成为沉船所在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过去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大多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海洋航路上发现的实物资料相当稀少,而南海Ⅰ号沉船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

一份诏书宣告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这是本书介绍的最后一件文物。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清王朝在全国统治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

当时在位的宣统帝尚在幼年,故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代理朝政,退位诏书也以隆裕皇太后的名义颁布,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份大名鼎鼎的退位诏书,究竟系何人执笔起草,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大多数意见倾向于起草人为立宪派领袖张謇,并且是由张謇的幕僚杨廷栋等执笔起草,经张謇润色,再由袁世凯审阅后才交予隆裕太后宣读。但据1912年2月22日的上海《申报》标题为《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的报道:“此次宣布共和,清谕系由前清学部次官张元奇拟稿,由徐世昌删订润色,于廿五日早九钟前清后升养心殿后,由袁世凯君进呈。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

退位诏书的颁布,虽然宣告了中国历史上实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终结,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的篡权活动得到初步实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