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6”以上

辽宁日报 2019年04月25日

(上接第一版)各地区、各部门以此为“纲”,逐级细化、逐层推进,迅速实现责任到部门、到岗位、到人头。

2017年起,全省从上到下都制定了一份特殊的文件——2018至2020三年行动计划。这些计划将中心工作细化到年、安排到季、落实到月,使其变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领域、各层级,贯穿全过程、各环节,形成了抓落实的“金字塔”。

同时,我省围绕主要方面、重点任务,设置时间节点、完成标准,倒排工期、绩效对账。对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欺上瞒下的,严肃纠正、严肃问责。

一锤一锤地钉、一步一步地走、一点一点地攻,使顶层设计变成了基层的细密针脚,使规划方案从“纸上”落到了“地上”,使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生了根、开了花、结了果。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当我们寻找经济持续向好的答案时,会强烈地感受到,正是思想的照耀与滋养,才有了生机盎然的“发展之春”。

(三)

细心的人会发现,辽宁经济的波动曲线,与政治生态优劣密切相关。

辽宁人心中,有一道深深的伤痕,那就是震惊全国的“拉票贿选案”。案件的背后,是曾经“圈子文化”的盛行、拉帮结派的流行、跑官卖官的畅行。政治生态的“森林”里,乌烟瘴气、病树丛生,善于钻营者提拔升迁、得意洋洋,干事创业者心灰意冷、哀叹声声。政治生态泥沙俱下,经济发展江河日下。

2016年,党中央彻查辽宁拉票贿选案。辽宁省委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痛定思痛、举一反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以坚定的决心、超强的意志,持之以恒净化修复政治生态。

2017年,辽宁经济筑底企稳。

对此,《人民日报》发文称:全面从严治党挽救了辽宁!

一件事,可以看出辽宁“正风”的勇气与担当。

2016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全国垫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表述,更如向舆论场中投入一块巨石。那铿锵的话语,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夯实经济数据。

本已如山在肩,再“挤水”,何异于雪上加霜?

但正是省委、省政府这种鲜明的态度和定力,在全省传递了强烈的信号、作出了最好的示范。从此,弄虚作假再无市场,察实情、说实话,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成为辽宁各地各部门的“最强音”

把好政治“方向盘”,清除腐败“污染源”,系紧清廉“安全带”,立起用人“风向标”。经历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辽宁,重整行装再出发。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一个“清”字,让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持续改进。

朵朵浪花欢腾跳跃,振兴大潮浩荡向前。

(四)

去年以来,几家世界知名企业投资辽宁的大动作,在国内外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2018年10月11日,宝马集团与华晨汽车集团签署新的合资协议,前者将增加投资30亿欧元,在沈阳建设新工厂。

2019年3月23日,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在盘锦辽东湾新区揭牌,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

作为行业巨头,每步“落子”都慎之又慎,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最佳方案。那么,他们为何选择辽宁?

几位一直在深度观察我省经济的专家,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答案:这是资本在为辽宁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投票。

宏观经济的走势,是微观主体共同推动的结果,企业家则是其中关键的“操盘手”。作为生产要素中的稀缺资源,企业家的行为受预期支配、信心影响,他们的来去与否,以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行政效能、思想观念、文化氛围等为主要内容的营商环境的好坏是决定因素。

毋庸讳言,前些年,辽宁的营商环境备受诟病。诸如“投资不过山海关”“审批长征”“契约精神缺失、法治观念淡薄、干预经济过多、服务意识不强”等批评之声,有的虽夸大其词、失之偏颇,但确也说明了我们的问题。

对此,省委、省政府深知,改善营商环境,光靠决心不行,小打小闹更不行,它是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时时、处处、人人。要“疗效好”,必须“下猛药”、综合治。

对标最优,立“四梁八柱”。2015年,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成立;2016年,东北首个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7年,全国首家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挂牌成立。2018年,其升格为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省营商环境建设局。

问题导向,抓“精细施工”。取消调整省级行政职权521项,成为全国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省份之一;376项证照实现即办即给,484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开展“纠四风”“办事难”“特权车”专项整治;严查招商承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全是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

环境之变,带来发展之喜。愈发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露、肥沃的土壤,让经济的“百花园”更加枝繁叶茂、姹紫嫣红。

(五)

“我们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资源大省、科教大省、人才大省,但为何都大而不强?”一位专家的话,提出了“辽宁之问”。

大,是体量;强,是体格。

同样面积的土地,产出水平却可能相差数倍,为何?全要素生产率,即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不同。这就是“大”与“强”的区别。

于辽宁,“不强”的病根,是体制机制的不顺,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优。此疾不祛,振兴难兴。

当我们翻开今年一季度的成绩单,剖析大指标下的小数据,会强烈地感受到,相对于“加速度”,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含金量”。无论从日均新登记企业418户、转化科技成果1149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9%、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58.1%,还是从各区域增速差异缩小2.6个百分点、41个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7%、民间投资增长17.3%。透过一个个“切片”,我们都能解读出这样的结论:辽宁经济质量转高、效益转好、结构转优,引力转强、动力更足、活力更盛。

这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浸透着艰辛的汗水。因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一场摆脱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的时代变革。

破旧立新,谈何容易?但没有过程的苦,哪来果实的甜。

唯有勇毅,方能致远。清障除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

转变观念。去年10月起,一场“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在全省席卷开来。省委下发的大讨论实施方案,提出“七破七立”,确定35个题目,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把“手电筒”对准自己,进行深刻反思,列出整改清单,在知一重非中进一重境。

改革破冰。“放管服”改革、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聚焦薄弱环节、抓住关键领域,涉险滩、破坚冰,除顽瘴、克痼疾,专啃硬骨头中最“硌牙”的部分。 一系列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陆续成为历史。

腾笼换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去产能。仅去年一年,我省就依法依规淘汰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25个,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4万吨,处置180户“僵尸企业”。与此同时,创新创业高潮迭起,2018年,全省实有企业数量、专利申请量分别同比增长12%和31.7%。笨鸟出清,俊鸟翱翔。

老工业基地,正在新起来、靓起来、壮起来。

(六)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对于成绩,我们不可盲目乐观、沾沾自喜。虽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但亦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望漫漫征程,没有坦途,布满荆棘。

可以说,开门红不易,持久红更难。

就目前来讲。观世界,全球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看国内,百舸争流、竞争激烈,我们的增速仍比全国平均增速低0.3个百分点,我们的总量与发达省份尚有很大差距;审自身,老问题、新问题互为关联、交织叠加,解决起来如手抓蟹,拎起一个牵起一串,环环相扣、错综复杂。

但我们没必要惊慌失措。谁的成长不经历烦恼?既然思路已经清晰、方向已经明确,只要不畏惧、不退缩、不迷茫、不动摇,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树立恒心、万众一心,扎扎实实做好聚焦短板强弱项、精准施策攻难关的工作,振兴的脚步就一定会越来越轻盈、越来越自信。

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