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稻种 端牢饭碗

——记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郑文静
辽宁日报 2019年04月22日

本报记者 孔爱群

4月19日清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郑文静就和她的科研团队来到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石庙子村的实验地里育苗。

在做好的育苗床上,先印上一个个均等的小方格,每个小格放一个封口的小羊皮纸袋,袋里是浸泡了72小时的稻种。统一摆好后,再一一拆开,将袋里的两三克稻种均匀地撒在所摆放的小方格里,决不能“越界”。

“每个袋里是不同的品种,这十多个苗床要育4700个品种,混淆就麻烦了。”郑文静说,经过多年选育,最终才能从这些稻种中获得两三个优质抗病的品种。

为什么要选育抗病品种?

“水稻是我国重要农作物,而稻瘟病是限制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相当于水稻的‘癌症’,一旦发病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抗病品种不仅能高产,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里忙碌的郑文静解释说。

为农业作贡献,最接地气的方式就是选育出优良的作物品种,增加农民收入。郑文静深知,“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就要不断筛选抗病基因,育出优良品种。

郑文静在育种领域一干就是20多年,带领科研团队建起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传统抗病育种方法周期长、精准度差的瓶颈,先后主持育成水稻品种14个。她同老一辈育种专家一起选育的水稻品种“辽星1号”,2007年获国家“金奖大米”称号,育成以来在全省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20亿元。该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育种工作不会一劳永逸,因为品种抗性会退化,而稻瘟病之所以被称为水稻的“癌症”,也是因为病原菌会变异。“病菌和水稻一攻一守,互相赶超,永不停歇。”郑文静说。

作为北方粳稻育种团队抗病育种学科带头人,郑文静将所发明的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技术及所获得的高抗水稻资源“辽粳168”与全国9个省18家单位的育种专家共享,(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