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乡土豆“穿”暖衣“喝”肥水

辽宁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本报记者 李 越

开栏的话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清明前后,辽沈大地,万顷良田,人忙机鸣。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农民的耕作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春耕,是反映“三农”之变的重要窗口。今起,本报推出“田间地头看春耕”专栏,记者走进村屯、深入一线,与乡亲们面对面、心贴心,以“微视角”观时代变迁,用“小故事”话乡村振兴。敬请关注。

4月7日,兴城市大寨乡罗家村。放眼望去,平整的大田穿上了一层薄薄的“地膜衣”。地膜下,是刚刚种完的土豆。

土豆,是我省最早春播的大田作物。

今年38岁的李东,正在自家地里调试膜下滴灌设备。“前两天上水,这两天培土,等苗出齐了上肥。”说起土豆,李东打开了话匣子。

大寨土豆,全国闻名。各村百姓大多以此为主业,但在以前,都是老法儿种植,下地晚,产量低,挣得少。

头些年,村里头脑灵光的大户,及时捕捉到“地膜土豆”更受欢迎的市场信号,率先迈出一步,结果效益大增。很快,这一方式遍地开花。

去年,省里的一个项目,让大寨土豆有了更大的变化。

2018年,我省选择4个县(市)进行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试点,大寨土豆名列其中。于是,田间地头来了农业专家。选什么品种,行株间距多少,机播机收有啥窍门,什么时间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专家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

特别是专家为村里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让“老把式”开了眼界。一直以来,大家浇水都是顺垄沟子漫灌。新技术不一样,首先是精准,作物可以按需“喝水”;其次是“三省”,省工50%、省水70%、省肥40%。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