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大艺原创音乐剧表演主体

《追梦·青春》戏里戏外紧贴社会实践

辽宁日报 2019年04月09日

本报记者 王臻青

《追梦·青春》姊妹篇《丝路·青春》曾在北京演出。

音乐剧《追梦·青春》创作研讨会日前在大连召开。该剧由大连艺术学院创作,由该学院师生演出。音乐剧《追梦·青春》是本年度大连市重点原创剧目之一,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目。该剧以当代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线索,以大学生深入祖国工业、科技建设一线学习实践为剧情,以音乐剧的方式讴歌时代精神,抒写青春梦想。

为排戏深入造船厂 体验生活

记者在大连艺术学院排练现场看到,随着首演时间的临近,《追梦·青春》剧组所有演职员各司其职抓紧排练。全剧共分6幕,每一幕有相对独立的主题,展现了工匠精神等时代精神。该剧以青春视角展开故事,综合运用音乐、舞蹈、多媒体等艺术手段,通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舞台作品,引领当代大学生执着追寻梦想。

当天正在进行第一幕排练,讲述大学生付钢来到父亲工作的造船厂车间实习的见闻。在象征工业发展的气势恢宏的音乐声中,付钢来到父亲工作的车间,父亲正在专注地进行焊接作业。这一幕中,父子之间关于工匠技艺传承与科技发展的交流与探讨,更加坚定了付钢继承工匠精神、扎根基层的决心。“常怀敬畏,永世不忘。用我的双手,护送巨轮远航……”据了解,该剧剧本创作历时一年,主创深入生活采风,走访剧中原型人物,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开展深入交流。仅仅为了创作第一幕,主创团队便多次前往大连多家造船厂体验生活。大学生们表示,在造船厂车间,他们看到焊接工人粗糙的双手时很受感动。

以系列研讨会提升打磨作品

为了精益求精地完善音乐剧创作,以更佳面貌将《追梦·青春》呈现在舞台上,大连艺术学院日前在大连召开了《追梦·青春》研讨会,请省内外专家为该剧把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我省著名戏剧理论家孙浩、大连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杨锦峰以及教育界、音乐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

张晓萌认为,该剧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展开全剧的故事非常有意义。学生们带着课堂学习的收获和思考,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发展进程。剧中人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大连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排演音乐剧,同样体现了理论结合实践。孙浩认为,这是一部昂扬向上的舞台艺术作品,这样一部大型剧目以在校大学生为表演主体,800名大学生参演,非常难得。在剧目创作之前,师生们脚踏实地地深入生活,体现出严谨的文艺创作态度。同时,专家们对于该剧的剧本、音乐创作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追梦·青春》剧组将根据专家们的反馈完善该剧。在该剧上演之后,剧组还将继续召开研讨会,进一步修改提升,打磨作品。

获邀国内外巡演

音乐剧《追梦·青春》将于4月28日、5月6日、6月18日,先后在大连开发区大剧院首演、沈阳盛京大剧院演出、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

五年间,大连艺术学院已创排出四部大型剧目,交响合唱作品《海路的交响》、群舞《满乡铃鼓》已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其中,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舞台剧《丝路·青春》2018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时,受到了首都观众以及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观众的好评。《追梦·青春》正是《丝路·青春》的姊妹篇。目前,该剧已接到法国文化机构的邀请,并有望下半年赴法国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