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擀”出新商机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29日

本报记者  年旭春

“以往有人找我们擀毡子,我们就去干活,没人找就在家务农。说啥也没想到,我们传承擀毡子老手艺的同时,还收获了商机。”3月27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德一村村民李广文边弹羊毛边说。

李广文口中的“老手艺”是“蒙古勒津擀毡子技艺”,2012年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广文从小就和父亲学习擀毡子手艺,到他这一辈,这门手艺已在他们家族中传承了5代。“原来我们靠擀毡子手艺吃饭,现在靠它致富!”李广文笑着对记者说。

加工车间内,弹毛弓撞击竹帘发出优美而动听的旋律。在李广文的反复操作下,羊毛逐渐变得松散。在外人看来,擀毡子的工具简单,工序也不复杂,李广文却认为,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认真对待,才能做到极致、完美。李广文举例说:“比如说弹毛,这虽然是擀毡子的第一步,却很重要,必须把羊毛弹成雪花状,才能进入铺毛环节。”

在铺毛环节,记者看到李广文带领其他村民将竹帘儿平铺在地上,将羊毛均匀、平整地抖落在竹帘上,浇上滚烫的水进行高温消毒,接下来用竹帘把羊毛卷起来,用绳子紧紧捆住,几个人使劲儿用脚踩踏,反复滚动毡子,展开后整理边缘,浇开水,再卷起来……如此反复数次,不用一针一线,一张洁白而平整的羊毛毡子就出现在记者眼前。

从弹羊毛到完成洗毡子,手工制作一张羊毛毡子,两个人至少要忙活一天。李广文说,相对于机械加工来说,手工擀毡子的成本较高,但近年来人们崇尚朴素、健康,用传统手艺擀制的羊毛毡子受到青睐,“最近我收到的10个订单中,有8个要求手工制作”。

因为羊毛毡子具有隔凉保温、简单环保的优势,德一村党支部书记徐占利看到了它的商机。2017年,在徐占利的提议下,李广文和村党支部联合开设了羊毛毡子厂,这也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条渠道。羊毛毡子厂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去年接了300张羊毛毡子订单。据李广文介绍,生产一平方米毡子需要六七公斤羊毛,去年毡子厂共消耗7500公斤羊毛。

毡子厂一方面让周边乡镇的养殖户通过卖羊毛实现增收,另一方面促进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徐占利说,去年毡子厂盈利10万元。下一步,村里将坚持走传统工艺制毡路线,在毡子样式、功能和包装上创新,初步打算将毡子割成块,加以包装、美化,变扛毡子为拎毡子,让毡子携带便利化、美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