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音一节课牵出一首歌背后的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词曲作者都是辽宁人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29日

本报记者 郭 星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在沈阳故宫举行。恒 毅 摄

今年开学以来,沈阳音乐学院为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安排了一堂特别的思想政治课——《我和我的祖国》。这堂课结束时,师生共同唱响这首歌,用歌声礼赞新中国,表达传承鲁艺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我和我的祖国》再次在沈阳音乐学院唱响,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首歌与沈音有着深厚的渊源。歌曲由沈音前院长、著名作曲家秦咏诚作曲,沈音教师、著名词作家张藜作词,是学校献给海内外中华儿女最珍贵的祖国礼赞。

祖国壮丽山河激发创作灵感

一段时间以来,从高校到旅游景区,从政府机关到标志性建筑,从机场车站到文博场馆,全国很多地方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步履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倾听、合唱,表达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尽管学院的很多学生知道这首歌曲的由来,但是对这首歌的时代背景,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未必了解。”该校思政教研部主任孟繁菊介绍,学校于是决定以《我和我的祖国》为题,为大一大二学生上堂思想政治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让大家深入了解这首歌,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作热情。

3月28日,在沈音校园,孟繁菊向记者讲解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过程及对这首歌的认识。

秦咏诚与张藜两人都出生在大连,都曾在沈阳音乐学院读书。其中,张藜在1948年进入了东北鲁艺音乐部戏剧系(沈阳音乐学院前身),在音乐教育家李劫夫的指点下开始歌词创作。在沈阳学习期间,张藜时常去工厂、去街道、去农村走访。秦咏诚1956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沈阳音乐学院前身)作曲系研究生班,1986年至1996 年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

通常来说,一首歌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据秦咏诚生前回忆:1985年的一天,张藜打电话说很喜欢他的《海滨音诗》,问他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格调和《海滨音诗》一样,但旋律别雷同。过了一段时间,张藜邀请秦咏诚到家里吃饭,下午5点多,秦咏诚开始想旋律,没想到很快找到了主旋律。主旋律想好了,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

《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虽然创作出来了,但是张藜一直没有作词的灵感。半年后,张藜去广西出差,住进招待所的第二天清晨,推开窗,眼前是一座大山,大山下是一条河,祖国山河的美景一下激发出创作灵感,联想到曾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歌词喷涌而出。后来,这首歌经李谷一首先演唱后,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行各业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溢于言表。这首歌的诞生恰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怀的窗口,一时间传唱全国,经久不衰。

大海和浪花的 比喻生动传情

《我和我的祖国》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明亮的色彩,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我和祖国”休戚相关,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30多年来,人们以各种形式去演绎《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如美声、民族声乐,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同时也有器乐、合唱等形式的多元表达,说明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歌中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豪言壮语的表白,高山、河流、炊烟、村落,大海、浪花、碧浪、清波,这些朴实的文字表达了饱满的爱国情。

可能是因为张藜和秦咏诚都是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对大海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将“祖国”和“我”比喻为大海和浪花,这个比喻具象而生动,准确又传情。

沈阳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中,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彼此认同的情感联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祖国》以快闪形式在全国各地接力唱响,是人民发自内心的选择,是改革开放、振兴发展的选择,更是新时代的选择。”

在这堂课结尾,同学们再次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在歌声中铭记“鲁艺”传统,力争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